理解力

“事物的表徵,取決於觀察它的方式”

這個點撥,給了我今年最後一個豁然開朗——同時也是最無用的一句廢話。這一點還用說嗎?我是我兒子的母親,也是我媽的女兒。那我到底是母親還是女兒?

然而,正是這麽一句廢話,結束了波粒性的幾百年之爭,也為我掃除了多年來頭腦中對於“波粒二象性”這個概念的混沌感。人的理解力,據大自然之冠。沒有對手,也就沒能參照出自己的侷限性。對於波粒的爭辨,整整三百年,才出來一個波爾,點醒所有人,“波”和“粒”可以有一個更高層次的結合體。

我們的腦袋可以理解女兒跟媽媽是同一個人,可以理解同一匹馬,在不同人的眼睛裏,顏色會有差異……卻不能理解,“波”和“粒”是怎樣的同時存在。因為,我們沒看到過。

我們對世界的理解,都是基於一定的物理基礎。而“波”、“粒”正是最基礎的一層概念。他們是如此相互獨立、沒有干係,向著兩個沒有交叉的方向,發展出我們能觀察得到的萬事萬物。正如兩根平衡線,突然告訴你他們之間產生了交點,會讓你感到頭昏。可惜,事實的確如此。在逐層深入的研究中,世界將繼續呈現我們無法理解的那一面。

探索沒有止境,人類的理解力也會同步提升。在一件事上的恍然大悟,可以引伸到其他事物,大有裨益。當我知道了,一直以為物理是要揭示事物的本質,最終卻是沒有什麼“本質”,有的只是我們觀測的手段;那麽,在對待同樣深不見底的“精神”上,便不會再糾結於到底“他”是“好”還是“壞”——那只是角度問題。

允許多種可能同時存在,大膽向反方向想像,才能柳暗花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