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就是最好的学习,玩是一种战略需求!

图片发自App


提起玩,可能很多家长对它持一定的看法,虽然允许孩子有一定玩的时间,但是明确给孩子它不可以成为主要,最多是辅助学习的一种激励,甚至部分家长还会将玩视为孩子意志力薄弱的表现,给孩子施加压力,并为孩子各种担忧与焦虑。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全面的了解与认识玩,尤其六岁以下儿童的主要任务不是学习而是玩?为什么它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它是最好的学习?是战略需求?颠覆你原有的对“玩”的认知。

01

跟别的孩子玩

图片发自App

记得点点上幼儿园的三年里,她真是痛快地享受着疯狂地玩。只要放学 与周末,她都在我工作地方的门口玩,刚好是步行街,孩子们门口玩大人也相对放心。

有与同学们一起玩的,有与邻家小朋友们一起玩的,只要超过两个的,就会打闹成一片,关键是玩法种类特多,木头人、跳房子、过家家、捉迷藏、互扮角色等丰富多彩。

孩子也时常与我聊起收获,比如又交际越来越来了,朋友越来越多;比如动作提升了,原来做不到的,后面自己通过观察学习做到了;比如轮流扮演角色,不同的角色收获不同的体验;比如与小伙伴们在一起玩,彼此学习到了很多技能等。

孩子间的玩,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丰富的玩乐规则,更是一种社会演练。

02

玩玩具

图片发自App

不到一周岁的孩子都开始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你给他一样玩具,他先是放嘴巴里咬,去感知它,再是摆弄着各种姿势,到最后发现无趣时再扔掉。

随着年龄的渐长,孩子喜欢新的,而且最好是新奇的玩具,才能瞬间安分地沉静在探索玩具的世界里,从而大脑与动作都跟着不断的升级。

玩玩具更是一种探索,一种增进感知的途径,一种积极进行思维、想象活动,并通过肢体的其它活动表现出来。

万维纲老师的专栏里提到,哲学家以塞亚.伯林有一个著名的比方,叫“狐狸和刺猬”,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狐狸知道很多事。如果你想把孩子培养成狐狸,就得让他多玩玩具。

03

对大脑的影响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马上想到,如果给孩子多报些兴趣班,岂不是更快的达到培养狐狸的目的?

答案是错。

A、因为玩与参加兴趣班是完全不同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玩是主动的探索,是全程的体会,掌控力在自己手上。而兴趣班不是玩,最多只能说有些兴趣班是边玩边进行,但都是要跟着老师的要求来完成各项技能指标,并非探索,而且掌控力在老师那里。

B、与别的孩子玩和玩玩具都有一个共性的好处,即促进大脑发育。脑神经科学家有个名词叫大脑的“可塑性”。万维纲老师也提到,孩子在玩的时候,大脑前额中负责社交的区域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让大脑变得更可塑。

04

假装出来的可能性

图片发自App

孩子们最会玩的游戏之一就是角色扮演,过家家与轮流扮演一个场景。点点与玩伴们最喜欢玩的就是轮流扮演公主,根据动画片的情景,玩伴们轮流去体验。

而假装有两个重要的作用。

A、想象不同的可能性。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角色,想象自己就是它,言行举止全部按想象对象来体验,玩得不亦乐乎。而这时候孩子们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充分调动其想象空间,而这种想象力,正是创造力的起源。

而如果没有参加过这种假装检验的孩子,相对思维比较受限,相对创造力也受限。最明显的测试是让两者一起画一幅画,结果可想而知,创造力好的前者,画风更饱满。

05

人生最值得学习的技能

图片发自App

B、假装的第二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的心理状态。

角色扮演更让孩子们去体验与感受不同角色的不同职责,如孩子们常玩到的过家家游戏,体验当妈妈、爸爸、孩子等不同角色,孩子对每个角色都更多一份理解与认同。

所以,孩子从中更多得到了理解他人,与善解人意。

总之,孩子们的玩与大人们的玩是截然不同的,大人们多是娱乐消遣,而孩子们相对更高级些。

所以,玩既不是浪费时间也不是休息和奖励,玩就是最好的学习,玩是一种战略需求。

六岁以下的孩子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认字、背唐诗与发展兴趣,而是充分地玩。



一位有温度的宝妈,儿童心理学教育者,专注于儿童心理成长,性格培养,家庭教育,擅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育儿实践中,分享儿童心理学教育经验。点击关注,一起成为最懂孩子的父母。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玩就是最好的学习,玩是一种战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