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是什么?当别人说“不”或者谈话气氛很沉闷时,我们要怎么办?
作者给出了倾听的三大好处:
一、倾听可以治愈身心。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说:“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这真神奇啊!”
由此可见,倾听可以治愈身心。举个例子,安德森女士是一所实验小学的校长。一天,有位叫米丽的女生满脸沮丧地坐在办公室里等她。安德森当时需要赶去参加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所以她希望赶快结束和米丽的对话,于是,她直接问:“米丽,我能为你做什么吗?”米丽轻轻抱住了她,望着她的眼睛,恳求她:“阿姨,我不要你做任何事情,我只想你听我说。”
安德森后来回忆说,这是她人生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她和米丽坐在一张长椅上,她抱着米丽的肩膀,米丽依偎着她,直到米丽说完她的心事,而时间并不长。倾听,不只治愈了米丽,也让安德森体会到了倾听的力量,而且也不像她最初以为的浪费时间。
一位大学教师也曾提到,倾听学生以及表达自己的需要,可以使师生关系得到明显的改善。
二、倾听可以让我们敢于示弱。
通过倾听,我们将意识到他人的人性和彼此的共通之处,这会使自我表达变得更容易。我们越是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与他们坦诚地沟通,同时,也不会因为担心失去控制而显得强硬,反而会敢于示弱。
举个例子,女儿和母亲吵架:“活着太难了,还不如死了。”听到这样的话,如果母亲因为心慌,害怕失去对事情的掌控而发火,或者态度强硬地教育女儿,会激化母女间的争吵。
但如果母亲倾听女儿内心的抑郁,了解她想要母亲倾听她、懂她的需要,就会坦诚地和女儿沟通,也会敢于示弱,比如:“妈妈没有照顾好你,不知道你的想法。你觉得你目前的生活很烦,是吗?”这个时候女儿可能会感受到母亲在倾听她,会继续表达自己的感受:“对,真的非常烦,要不怕我走了,你和我爸会伤心,我早就选择死了。”
此刻,母亲进一步了解了女儿的想法,也知道了以往不知道的东西。倾听让母亲敢于示弱,敢于坦诚地和女儿交流。
三、倾听可以预防潜在暴力。
倾听还可以预防潜在的暴力行为,书中给了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警官在作者的非暴力沟通研讨班上练习了如何倾听他人。几天后,他就被派去逮捕一个人。当他把那人带出时,大约有60人围住了他们,不让他上车。这些人大喊:“放他走!”“他什么也没做”“你们警察是种族主义者!”
尽管这位警察当时也在怀疑倾听并给予反馈是否有用,但别无选择。所以,这位警官努力理解他们,“你们不相信逮捕这位先生是合理的,是吗?”人群中有人回应,他又说:“你们认为这是种族歧视?”在警告的不断理解后,这些人不像刚开始那样充满敌意。最后让开了一条路让警官可以正常执法。
倾听对方,会降低遭遇暴力的风险。
好了,以上就是倾听的三大好处:治愈身心,敢于示弱和避免潜在暴力。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当别人说“不”或者谈话气氛很沉闷时,我们要怎么办。
当别人说“不”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认为他们是在拒绝我们,有时,甚至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也许会发现说“不”原因。
例如,作者在一次研讨班休息时,请大家去喝咖啡。有位女士很唐突地说:“不!”作者愣了一下,但很快就提醒自己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你好像有些不高兴?”
她说,“不是,我只是不想每次一张嘴就被你纠正。”
作者发现她是有些不安,于是,就问她:“你是担心喝咖啡时不能自由自在地谈话吗?”
“是的,和你去喝咖啡,我担心你会一直留意我说话的方式。想到这一点,我就不想去了。”
通过倾听她的感受和需要,作者发现了对方说“不”的原因,于是,作者告诉她,在公共场合不会去纠正她。同时,还讨论了在研讨班中怎样给她建议,才不会使她感到不安。于是,这位女士最终和大家一起去喝了咖啡。
所以,在听到对方说“不”时,我们要去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找到背后的原因。
那如果谈话时,氛围很沉闷,让我们体会不到说话人有怎样的感受和需要,也不知道他对我们有什么期待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这种局面的出现往往是因为说话人并不清楚自己的感受、需要和请求。所以,作者的建议是,尽快提醒说话的人留意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例如,如果有人总是翻来覆去讲同一段痛苦的经历,使谈话气氛很沉闷时,我们也许就可以插话说:“听起来,你现在还是愤愤不平。你很需要关心和体贴?”人们常常没有意识到,他们需要的是别人的理解和接纳。也没有意识到,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比讲故事容易得到他们所期待的结果。
解决气氛沉闷问题的另一种方法是直接表达我们的愿望。例如,一次,作者在参加聚会时,发现每个人都在尬聊,大部分是一个人在努力烘托气氛,谈话气氛很沉闷,于是他对其他人说:“对不起!我有点不耐烦,因为我想与大家加深联系,却没有做到这一点。我想知道,刚才的谈话能否满足你的需要;如果能满足,满足的是什么需要。”
空气瞬间安静。令作者惊讶的是,一片沉默后,刚才话最多的那个人第一个表示赞同。后来,作者发现,如果听的人很烦,说的人一般也会觉得很无聊。
你也许会想,打断另一个人的谈话,是不礼貌的。但作者曾做过一个非正式的调查,发现打断别人比假装在听,更符合对方的愿望。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话对人有益,而不想被人当作负担。
因此,谈话气氛沉默时,我们可以打断无聊的谈话,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
当别人说“不”时,我们要去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找到其说“不”的理由;而当谈话气氛沉闷时,我们可以引导对方尽快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或者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愿望,来使气氛更活跃。
倾听可以使治愈身心、让我们敢于示弱,以及预防潜在暴力,因此,在沟通过程中,我们要倾听对方的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勇于面对自己,并积极运用非暴力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