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念伦理道德的支点是什么?

有的人说:“读的书越多,越对世间的东西不感兴趣,越觉得世上的观念无所谓,思想从无知时候的激进到现在觉得民族与道德是伪命题,变成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我的感觉是“人生观念伦理道德的支点”有两个:

其一:维系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达不到这个条件,人生观和伦理道德就没有了存在的空间;

很多人都读过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吧,在生存面前,伦理道德不值一提。

读过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的人也知道,在1942年河南发生的那场百年不遇的大灾时,卖儿卖女,易子而食几成常态,可见生存才是第一支点。

其二:文化,一个不识字的人是不知道人生观伦理道德为何物

他们也有人生观,也有伦常;但是他们不知道那个就是人生观和伦理道德,是约定俗成,是有感而发,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去遵守,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遵守;唯一知道的就是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做的。例如:古代一些活祭,浸猪笼等都是遵从祖制。

所以,一旦遇到生存危机,很多人就会做出卖儿卖女,易子而食的举动。但是懂得了人生观和伦理道德的人大多数宁愿自己死,也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像不食“嗟来之食”这样的例子在古今也有很多。


读的书多了,看清社会本质是会有一些痛苦的,因为从小建立起来的一些理念,在现实中全变了。但是那些东西是人生观的基础,他不会让你不爱了,只是让你改变了爱的方式,就像古人说的“大爱不爱”。这让我想起了罗曼•罗兰的名言人最可贵之处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观念伦理道德的支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