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碎片化知识

《宋宇的报刊选读》20180420期《当知识与生意捆绑之后》,讨论了知识付费这一话题:

据预测,2018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将超2亿人。知识经济 挤走 共享经济,站上了互联网的新风口。年轻人、白领和中产 等“小白中”人群 是在线付费内容的主要消费人群。“小白中”们为什么愿意 为知识付费埋单?当人们用各种各样的知识付费产品从头到脚自我武装后,真的可以化解内心不安吗?为什么说现在的知识经济已演变为一场知识传销?它们有哪些大众熟知的传播形态?0420 报刊选读 和您一起了解:《当知识与生意捆绑后》节选自:《新周刊》513期专题报道《假装在读书》

音频链接:报刊选读

文中认为付费获取的只是碎片化知识,是知识的“二道贩子”。与当下流行的观点很一致——碎片化知识不算知识,长期接收危害很大。

对此我不以为然,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我认为碎片化知识是好东西,除非只是长期单一服用,否则完全不用排斥,而应该拥抱。

人类之所以进步,就在于不断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创造出越来越高效的工具(我一直有个困惑,为什么繁衍后代无法将知识传递下去,这是多大的浪费?),碎片化知识其实也属于累积下来的“工具”。

对许多数人来说,这些工具会用就行。比如,学到一个数学定理,使用它前必须知道推导过程吗?读古文经典收获人生哲理,只能算接受了二道贩子式的知识吗?

当然,想深入了解某个学科,还是必须有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时就不能指望碎片化知识,必须打好基础。碎片化知识有害论,应该针对把碎片化知识当主业的情况。

所以,我认为碎片化知识不像许多人说的那样不堪,它能提供丰富的营养与微量元素,只要别把它当主餐就行。很多时候,“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碎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