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生最关心的话题何解:我35岁,程序员,会不会面临失业?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秋招季,今年互联网大厂纷纷举起史上最大规模校招的口号。近日,互联网公司陆续“开奖”,给校招生发offer。每到这个最关键的时间点,对于各大高校毕业生来说,到底去什么公司,如何选offer,成为最关键的问题。 

理性的看,毕业后第一份工作选择合适的公司,能学到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会让应届生终身受益。否则,就会面临那个很多应届生都关心的问题: 

“我35岁,程序员,会不会面临失业?”

 

一、秋招季下的程序员岗位传言

每年过完国庆节,就到了毕业生最紧张选offer的阶段。在这个关键节点,如何选好公司和岗位,成为毕业生最关注的话题。

根据央视财经的报道,今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为909万人,再创新高。与此同时,疫情导致更多海外留学生选择回国找工作,这让今年的职场新人们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的海归人才数量较2019年增长了33.9%。而在今年春节后第二周,随着考研成绩公布,更多应届生流向就业市场,求职人数同比增长143.1%。

面对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很多高校毕业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最受欢迎的互联网大厂,入职大厂成为一个高薪的工程师(程序员),无疑成为不少毕业生最受欢迎的选择,不过有个校招生最关心的话题:“我35岁,程序员,会不会面临失业?”

二、程序员真是35岁就失业了吗? 

在各色媒体上,我们总能看到一类故事:程序员人到中年,突然被公司裁撤,结果失去了稳定的高薪。一方面,背负着高额的房贷、车贷,上有老下有下嗷嗷待哺,另一方面,想重新就业,却再也找不到之前那样的高薪职位,最终陷入中年危机……

我们姑且不说这样的套路几乎成为了不少自媒体吸引流量的常规套路,有没有出现程序员35岁失业的现象呢?最近,美团的一次高管内部讲话给出了答案:

其实,程序员之所以会在一些特殊的情况出现“35岁中年危机”,并不是年龄的问题,而是对于最早的几批工程师来说,由于当时中国的互联网产业才刚刚起步,无论是中国的大学还是中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都不发达,在这种欠发达的状态下,既没有搜索引擎也没有足够的信息资源,甚至于连写编译器和操作系统内核的人都没有,这就直接导致了大量的工程师根基不稳,很多知识是似是而非的状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互联网产业却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状态,从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如今的万物互联时代,几乎每隔几年科技就会有一轮大的飞跃,如果这个时候工程师没能做到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技能的话,原先的很多技术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在知乎上,有一个热度非常高的帖子“为什么毕业三四年后,同学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在这个帖子下面的回复高达4729个,仔细研读这个帖子,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并不是说35岁才会有职场的分层,而是只要你没有保持自己在学校时代的学习能力,只要知识没有更新,也许毕业三四年,你很快会失去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也许等不到35岁,你就可能被市场淘汰了。

 

三、什么样的人才能永葆职场生命力?

面对所谓的“35岁现象”,我们如何永葆自己的职场生命力呢?美团的创始人之一王慧文在清华曾经有一次演讲,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王慧文说,我们所有人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每个专业都很难,要学得很好,这固然很重要,但是这个社会最稀缺的人才是什么?是“π型人才”。当一个人在两个领域里面有认知的时候,他产生的威力不只是1+1,是1后面加个0。

在老王的影响下,美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π型人才发展理念,甚至一些部门开始构建了“π计划”,那么,我们不妨就通过美团的这套理念来分析一下,什么样的能力才是永葆职场生命力的关键?

一是不断打破属于自己的舒适区。在经济学中,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实际上在自己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形成一整套工作的惯性,这种惯性实际上来源于我们之前的经验,凭借着这套经验很快我们就会形成属于自己的路径依赖现象,特别是如果一个人一直都在一个几乎不变的单一环境之中工作,那么很快就会对熟悉的环境产生“依赖”,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舒适区。

这也就是为什么乔布斯始终强调说要“Stay hungry,Stay foolish”,只有不断把自己的舒适区打破,才有可能不断形成属于自己的优势和适应力。所以,在美团的培养体系中,通过“π计划”不断把高潜力和高绩效的人挑选出来,用轮岗的方式进行多元的培养,让人可以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历练,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断通过新环境,让员工处于空杯心态去不断适应新的岗位,从而真正实现对于人才的多岗位历练,当人拥有了多种能力和经历之后,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具有持续战斗能力的多元化人才。

二是把终身学习贯穿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始终。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曾经提出过一套理论,就是“学习型组织”,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中,只有不断学习并且始终拥有学习心、好奇心的人才能不断生存下来。只有通过“干中学”,用实践检验真理,才有可能真正让自己的能力随着工作不断提升。当一个人拥有了不断学习的能力时,再多的困难也能真正解决。

美团做法是用“拥抱变化”的逻辑。在美团发展新业务时,处于早期变化多、发展迅猛,没有太多的时间让员工形成一套足够循规蹈矩的经验,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从外部汲取知识,从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属于年轻人的学习成长机制,让人可以不断地成长起来,并且形成了从高管到中高级管理者再到普通中层管理者的一系列成长体系,在这个成长体系中,美团形成了一整个完善的学习型团队,从而驱动自身不断发展。

三是真正学会开放包容的心态。除了不断打破舒适区以及终身学习之外,美团的管理理念中还有一个点非常值得关注,这就是开放包容的心态。在我们这个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把开放的心态建立在自身发展的始终,一方面可以向优秀的企业和人员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可以接受别人的批评,并且善于做自我批评。通过开放的心态,有助于真正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复盘,用学习提升能力,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完成对自身的压缩式成长。

当然还有就是包容,当年蔡元培之所以能够构建起北京大学这样的名校,与其倡导的“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理念是密不可分的,现在很多大厂中的工程师都是名校毕业的天之骄子,一旦有了光鲜的学历往往会容易恃才傲物,看不上其他的人,只会盯着别人的短板和缺点看,但是如果能用一份包容的心态,能更多地看到别人的优点,推动扬长避短,无疑能够更好地帮助自己也是帮助别人发展。


其实,美团的这种理念让我们看到了35岁现象破题的可能性,这就是不断学习,让自己不要沉溺于舒适的工作状态,敢于去接受新的工作、新的岗位的挑战,让自己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用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工作、去生活、去学习,这样无疑真正能打破“程序员35失业危机”。

 



你可能感兴趣的:(校招生最关心的话题何解:我35岁,程序员,会不会面临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