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送东阳马生序》

再次读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感受颇深。

《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宋濂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文章先叙作者青少年求学时的种种艰辛,再说马生同辈青年求学的优越条件,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来激励后生。

他无书。自幼嗜学,家境贫穷,买不起书,只得一字一句地抄下来。“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按时还书,让他保证信用,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他。就是靠着这种办法,宋濂先生在小时候就得以遍观群书。

他无师。“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没有老师先贤教导解惑,他就跑到百里之外去找人请教。古代可不比当下,出门有汽车飞机。虽说有马车代步,但穷人们也坐不起。于是只得“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需要顶着凌冽的寒风,踩着深数尺的积雪赶路,一路走下脚都已经被冻僵了,连足肤皲裂都全然不知。

他无衣食之享。“同舍生皆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身边同学大都是富贵子弟,个个穿着华丽,他们身披绮绣、头戴朱帽、腰戴白玉环,佩挂香袋子。而他“蕴袍敝衣处其间”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他略无慕艳意,坚持本心,安于贫穷。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情,所以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精神上的富足让他根本就忽略了生活上的享受。

所有的“无”,都被宋濂的“毅力、决心、忍耐、定力”化成了成功的垫脚石。

很多人面临苦难时既无力又自卑,甚至想破罐破摔堕落下去。但从古至今都不乏遭遇苦难但依旧通过努力成功的事例。前不久,一篇现代版的《送东阳马生序》,引起了全网围观。那就是中科院黄国平博士的《致谢》。

不管是黄国平博士的《致谢》,还是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都大篇幅地回忆了经历的苦难,他们面对苦难依然奋发向上的信念,和没有被苦难击垮的从容。

再看看课堂上那几个永远叫不醒的孩子,根本就不好好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蜜罐里长大,娇生惯养,什么苦都吃不得。不仅这样,连父母都说不得他们。动不动就玩个消失几天,急坏父母老师。讲究吃穿,一身名牌鞋服。其实,农村的孩子家境哪能算有多殷实,只不过是父母们没日没夜挣了些辛苦钱罢了,可这些孩子却不知道好好利用这个足以让他们衣食无忧的条件去好好学习,而是学会了一身的纨绔习气。多年以后,不知能拿什么去回报日渐沧桑的双亲。

学要勤坚,终有所获。愿我们都能警示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送东阳马生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