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听书笔记

#樊登读书·听书打卡 D8#

阅读时间:2021.07.14

阅读书目:《洞见》

本书作者:罗伯特·赖特

阅读笔记:

看完思维导图,听完音频,再看文字稿,还是感觉不太懂。摘抄几段原文如下:

1、这种情况其实一点都不奇怪,我体会过无数次,就是当你遇到了烦恼的时候,你所要做的事情,不是要排斥那个烦恼,说把它干掉,我不要烦,而是要感受那个烦恼,体会那个烦恼,与那个烦恼和谐相处。这时你会发现,烦恼虽然还在,但你的心安定了,这就是静坐禅修的一种感觉。而这种感受给他所带来的体验,就是他发现,原来我之前被幻觉所控制,就是如果你不能够如实地面对这些真相的话,你会被那个咖啡因摄入过量的感觉所控制,你觉得心烦意乱。

2、那什么情况是幻觉,什么情况是看淡,是我们想开了一点呢,还是它根本就是假的?这个真假到底应该怎么界定?这个作者说,我们界定这个真假,我们可以权且选择这样一个条件:就是它是否对你真的有利。拿这个条件来看,这种感觉对你是真的有利,还是对你无效,你就能够知道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3、“贪”是贪爱,“嗔”是憎恨,然后贪爱和憎恨加在一起,导致幻觉就是“痴”。贪、嗔、痴,这就是导致我们痛苦的最重要的几个根源。

4、“这也是本书的主要意义所在,人类的大脑是自然选择设计的机器,对感官输入冲击的反应,差不多是反射性的。”我们经常是不思考就反射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脑的设计就是要它受输入信息的控制,而控制这台机器的关键,就是伴随输入信息产生的感觉。如果你以贪爱处理这些感觉,自然、反射性地渴望令人愉悦的感觉,自然、反射性地抵触令人不悦的感觉,你将继续被周围的世界控制。但是如果你能以正念审视这些感觉,而不是简单地响应,就能在某种程度上摆脱控制,你可以抵抗平常塑造行为的因,从而接近‘无为法’的境界。”

5、什么是真正的开悟。作者认为,他是进化心理学家嘛,他认为开悟就是对自然选择的反抗,就是我不再成为一个基因的机器,我不再接受大脑发给我的那些即时性的、条件反射式的反应。我能够看到事情的真相,然后我不再把我自己列为第一,我要去寻找“无我”的体验,而不被外在的这种幻觉所掌控。当我知道“空”的时候,我就知道事物没有一个本质,我也不会执着于这些东西的长期的永驻。

6、最后,这个作者说:“冥想确实使我更幸福了一些,比起以往,我现在体会的幸福包含着对宇宙更真实的认识。我认为建立在真相基础上的幸福,比没有这个基础的幸福更好。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会说,洞见冥想给你的生命带来的任何幸福增量,都是特别值得为之努力的:因为这些是可靠的幸福增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洞见》听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