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弦 | 关山一曲月茫茫

《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刘赤诚老师 梅庵琴派

背后的故事

《关山月》大概是我学古琴接触到的一首琴曲,因为我的第一个老师正是梅庵琴派的刘赤诚老师,而《关山月》正是梅庵琴派的代表曲目之一。

八年前,我与古琴的缘分来得很巧,但我更愿意相信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大四时,一个活动中认识的朋友突然问我有没有兴趣学古琴,她连老师、古琴都准备好了,就差一个同伴。

那一刻,我想起的是武侠中琴声飘渺的洒脱,也有红楼梦中琴音悠悠的伤怀。古琴,是我在影视剧中听过多次难以忘怀的美妙声音,于是,怀揣交流时攒下的奖学金,义无反顾地一起去了。

我们很幸运遇到的第一个老师就是一派大家刘赤诚老师。其实准确来说是我很幸运,什么功课的都没做,白得一个老师。刘老师已经老态龙钟,每日在家一对一上几节课而已。见了我们一面之后很爽快就答应了。开学之前,还特地为我去扬州挑了一把性价比非常高的厂琴。

所谓厂琴,也就是工厂里面流水线操作做出来的古琴,一般来说难出好琴,比不得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名家亲斫(zhuó)琴。老师亲自从中挑选了音色做工上乘的一把古琴,直言作为初学者练习琴足矣。事实上,直到今天,我仍然只有这一把古琴,也万分珍视,这是后话。

说回琴曲《关山月》,原为汉乐府之曲,作者不详。本来是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清代史学家杨荫浏将李白同名诗作填入曲中。目前所知这首曲子原谱最早见于清代毛式郇《龙吟馆琴谱》(可惜如今是荷兰莱顿大学图书馆藏)。后来经由古琴家王燕卿传谱,收录于《梅庵琴谱》。

说来还有一个小插曲,清末出现一首山东民歌“骂情人”正是借用此调。早期古琴界因此觉得《关山月》是由民歌改编而来,雅中带俗。说来古琴圈中很有一些“文人相轻”的风气,甚为不解。

直到1990年,古琴家谢孝苹发表《海外发现〈龙吟馆琴谱〉孤本》一文,详述在荷兰莱顿大学图书馆发现《龙吟馆琴谱》孤本,又在其中找到《关山月》,且此琴谱比“骂情人”出现要早上一百年,这才证实《关山月》是正统琴曲。

弹奏技巧

这首古琴曲犹为短小,以至于弹完一遍之后会原样重复一遍,仅衔接处与尾音略有不同。虽然短小,《关山月》的弹奏指法并不简单,尤其是多次用到轮指,需要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三指依次弹出,拨响同一根弦。

由于在刘老师处只学了短短几个月就毕业离开合肥了,这首曲子并不是在刘老师那里学的,而是在新加坡(改天可以再讲讲在新加坡的学琴故事)。当时,在钟老师手下学琴,同时在琴馆做兼职,因此练琴时间很多,进度也比较快。

学到这首曲子时,才领会到梅庵琴派的琴风,以及为什么《关山月》是梅庵琴派的代表曲目之一。我认为关键在于指力与气势,而这一点恰恰是刘老师在给我打基础时着重强调的。

刘老师弹琴指力稳健而有力,琴音铿锵果断,而《关山月》最需要这种感觉。习琴之初,先练指法。抹、挑、勾、剔、打、摘、劈、托,七根琴弦轮番组合上阵。力道要足,手指要利落。当时搬着古琴小心翼翼地跑到无人的社团活动室,加班加点练习。以至于刚两个星期就断了一根弦。刘老师惊得目瞪口呆,按常理来说,这弦可保十年。我当然更愿意相信是因为正巧碰到一根例外。

个中曲意

这首曲用李白的《关山月》填词,我认为再合适不过,是以曲风古朴大气,苍凉悲枪,正契合诗中意境。

这首曲子,网上可以找到很多不同的演奏版本,各有千秋。但我个人最喜欢的、百听不厌的,应该算乔珊老师的琴歌版本。第一遍仅古琴,第二遍和歌声。

塞外风沙滚滚,云海茫茫,戍边战士苦守边疆,把最好的岁月和年华留在玉门关外。明月当头,思乡念人,心头苦涩不堪言。万里之外的眷属何尝不是如此,夜夜叹息频频相顾,夜无眠。

听着琴歌,想起诗情,整个人不禁也悲戚起来。


关山月 琴歌 乔珊_腾讯视频

你可能感兴趣的:(丝弦 | 关山一曲月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