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系统视角:如何理解家庭的问题?

从个体咨询到家庭咨询,不仅意味着工作性质的转变,也意味着看人的视角发生了变化。

从个人的视角看,当一个人出现问题时,我们总会认为是这个人自己的性格古怪、心理脆弱,或者人品不好。可是从家庭的视角你就会发现,没有人是完全独立的。很多所谓的个人问题,其实都跟他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家庭有关。家庭是这么重要,可是,我们对家庭的运行规律却了解甚少。所以从这一讲开始,我将跟你分享四种观察和理解家庭的视角:系统视角关系视角结构视角发展视角

系统视角

这一讲,我们就从系统视角开始。

什么叫用系统视角看问题呢?让我用植物来做比喻。如果你是一个植物学家,当你看到一株植物没长好的时候,你不会只是去看这株植物有没有问题。你会去研究植物周围的土壤、水、阳光、空气。也就是说,你会把植物当作它所处的生态的一部分来研究。同样的思路如果移植到人身上,当一个人有心理问题时,你也不应该只是认为他有问题,而应该去看看他所在的家庭是如何运作的,家人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他在其中的位置和角色又如何。

所谓系统性思维,就是看到家庭成员之间如何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去发现表面现象背后,系统深层的运作规律。一旦你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你就能从家庭纷繁复杂的情感纠纷中,找到问题的症结和解决办法。

用系统思维看家庭,你会有三个重要发现。

一、没有完全独立的个人

首先,你会发现,没有完全独立的人,所谓的个人问题,大部分都与家庭有关。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既是因为家庭成员之间紧密的情感联系,也是因为家庭里的每个人,都会根据家庭的需要,去调整自己的行为。

有时候,这些影响发生在我们的潜意识层面,连我们自己都未必知道。让我来举个例子。

我曾接待过一个这样的家庭。这个家庭最初来见我,是因为女儿在准备GRE考试,想要出国读研究生。她觉得压力很大,看不进去书,经常看着看着就哭了起来,所以就从学校回到了家里。父母说,我女儿心理素质不好,这种情况已经持续有一段时间。

从个人的视角,你当然可以说这是女儿自己的问题。可是从系统的视角,你就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想法。女儿的压力,有没有可能是承担了父母的过高期待,就像很多中国家庭会发生的那样?有没有可能这是一个出国考试,而她不愿意离家呢?就算她只是为自己的前途担忧,这个家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没办法提供足够的支持,去处理女儿的这种担忧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问父母,是你们对女儿有很高的期待吗?父母说没有,我们只是希望女儿快乐。可是,我看爸爸和妈妈也是压力重重的样子,我就问他们有没有别的事情。妈妈就说,会不会是我的原因?最近我的老父亲生病了,心情不好,所以影响了女儿。爸爸马上说,是不是因为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去上班了,所以影响了女儿?

原来,刚结婚时,父亲在国企上班,母亲只是公司里的一个出纳。可是慢慢地,父亲所在的国企没落了,他尝试自己做生意也不成功。而母亲呢,越做越顺,成了公司高管。于是几年前,父亲就退回家里,照顾孩子。当一个全职爸爸是有很大压力的,他自然就把精力都倾注到了孩子身上,觉得孩子如果做得不好,就是自己的失败。而妈妈要独自承担家里的责任,自然也有很大的压力,加上最近公司状况不好,自己的爸爸又生病了,更是压力重重。

虽然他们不跟女儿说这些事,可是女儿都看在眼里。这些压力自然也到了女儿身上。女儿担心,妈妈一个人工作,是否有足够的钱支撑自己出国,担心自己考不好会不会让爸爸失望,也担心自己出国以后他们能不能相处好。这些担心夹杂着对自己前途的担心,让她忧心忡忡。所以女儿的压力完全是她自己的吗?也不全是。它反映的是这个家庭所承受的总体的压力。

这个压力会影响家里的每一个人,最后会在一个相对弱的人身上体现,变成她的问题,这就是家庭系统运作的结果。

二、特定的互动模式

用系统的思维看家庭,你会有第二个发现,家人之间特定的互动模式,创造或者维持了他们的问题。

我们还是回到刚刚的案例。虽然只靠一个人养家,压力相对重一些,虽然爸爸、妈妈和女儿也确实遇到了一些现实的困难,但并不意味着,这个现实的压力一定会导致女儿出现问题。要理解这些压力如何变成了问题,你就必须去理解这个家庭是如何互动的。这个互动模式常常是问题产生和被维持的原因。

这个家庭刚进咨询室的时候,我就看到一个现象:家里的每个人都会怪自己,女儿会说是自己的事,妈妈会说是我这段时间心情不好,爸爸会说是不是我的问题。为什么这个家庭的每个人都责怪自己?这种模式跟他们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原来,在这个家里,丈夫来自农村,条件不是那么好,而妻子是城镇里的,家庭条件相对不错。所以一开始,两个人的地位就有些不平等。丈夫不太敢去接近自己的妻子,一有争吵,总以“是我不好”来回避。而妻子呢,随着她职位越高,心理压力也越大。她尝试跟先生说这些压力,可是先生听不懂。责怪先生吧,先生会说都是我的错,先生这么一说,妻子也不敢再说什么了,怕先生以为自己嫌弃他。慢慢地,她就不太跟先生交流,两个人就变得越来越孤单。

孩子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她知道妈妈压力很大,一直担心妈妈。又发现每次她考了好成绩,父母就会开心一下。慢慢地,她就把成绩当作帮助妈妈减压的手段,当作缓解家庭气氛的责任。从“我考得好父母就会高兴”慢慢变成了“父母不高兴就是因为我没考好”,成绩变成了她对家庭的责任和压力,逐渐大到她无法承受。

一个总是责怪自己,却无法安慰妻子的丈夫,一个不能求助、倍感孤独的妻子,一个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觉得父母不高兴都是因为自己没做好的女儿。这家人解决问题的方式,都是把压力揽到自己身上。可是,这样做并没有让他们能够相互支持和安慰,反而让他们彼此逐渐远离。每个人的苦恼,都变成了家里不能谈论的事情。正是这种互动模式,维持了女儿的问题。

三、系统中的解决之道

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呢?这就是系统思维的第三个作用。它不仅能够帮你发现问题,还能够帮你找到更多解决之道。

自从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开始流行,很多人有了一种谴责父母和家庭的论调,把孩子的问题简单归纳成母亲或者父亲出于自己的愚昧、恶意、控制的需要,以一种错误的方式对待孩子。这并不是系统思维,而是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思维。这种思维总是倾向于找一个施害者和受害者,最后变成了“都是你的错”的怨恨和指责。当你用系统性的思维去审视家庭时,你会发现每个人的无奈,也会发现每个人身上,都蕴含着改变的潜力。

我们还举上面的例子。这个家庭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们每个人都在责怪自己,却没有想到,自责也会变成一种逃避,对亲近的逃避。而我做的工作,就是努力让夫妻重新接近,从而让女儿能够远离。

让丈夫明白,妻子就算再强,也需要他的情感支持,他一味责怪自己,只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弱的位置,并不是好的支持方式,反而让妻子不敢依靠他。我也让妻子明白,她可以向丈夫求助,丈夫也不是像她所想的那样不能依靠。当父母能够相互支持时,女儿的压力自然就会减轻。当然,我也会教女儿怎么把自己的事和父母的事分开,把对成绩的担忧和对父母的担忧分开。她并不是那个能安慰妈妈的人,无论她考得好不好,她需要关心的,都只是自己的前途。

在一个运转良好的系统里,每个人都有自己能做的努力,改变的效果也自然会事半功倍。

今日得到

1、系统的思维是我们理解家庭的重要工具。当你用系统的视角理解家庭时,你会发现,所有的个人问题,都与家庭有关。

2、家人之间的互动模式创造了问题,但其中也藏着更多的解决之道。

划重点

1. 当一个人有心理问题时,你也不应该只是认为他有问题,也应该去看看他所在的家庭是如何运作的,家人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他在其中的位置和角色又如何。

 2. 家庭承受的总体压力会影响家里的每一个人,最后会在一个相对弱的人身上体现,变成他的问题,这就是家庭系统运作的结果。 

3. 系统思维可以避免二元对立的想法,每个人身上都有相应的解决之道。

思考与行动

最后留一道思考题,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一些个人的问题?如果从系统的视角,有没有什么新的解决思路?欢迎留言,与我交流。

当一个人出现问题时,从个人的视角看我们总会认为是这个人自己的性格古怪、心理脆弱,或者人品不好。但从家庭的视角看就会发现,没有人是完全独立的。很多所谓的个人问题,都跟人际关系,尤其是家庭有关。从系统视角来看,会看到家庭成员之间如何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会发现表面现象背后,系统深层的运作规律。一旦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就能从家庭纷繁复杂的情感纠纷中,找到问题的症结和解决办法。用系统思维看家庭,会有三个重要发现:(1)没有完全独立的个人:因为家庭成员之间紧密的情感联系,家庭里的每个人都会根据家庭的需要,去调整自己的行为;(2)特定的互动模式:家人之间特定的互动模式,创造或者维持了彼此之间的问题;(3)系统中的解决之道: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还能够帮我们找到更多解决之道。

在我的生活中,会遇到的个人问题:很容易操心身边人,去承担管理家庭与团队的责任与事务。

如果从系统的视角来看待,解决思路是:

1、运用控制两分法,只管理好自己。其他人要怎么样,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如果有规则不遵守,可以提醒,提醒3次后,还是如此的话,自己可以做出选择——如果因此受环境影响严重,自己当时又没有办法调整自己的话,可以选择离开这段关系,达到即时止损的作用;

2、如果是不能离开的关系,那就采取部分切割,给别人犯错的空间和机会,犯的错和吃的苦多了,能长记性的人自然就长了,不能长记性的人后果也是他自己承担;

3、要加强这2个观念:(1)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弯路要走。别人走别人的路,自己走自己的路。(2)与正确的人和符合自己的环境在一起,而不是以己微薄之力改造环境、改造别人。选择前者,是拥有顺势而为的智慧;选择后者,是不自量力与消耗生命。总之,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02|系统视角:如何理解家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