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老师,好》这部电影中最具有年代感、命运最坎坷的是谁?
可能是苗宛秋,总是一身灰暗的中山装,因为成分不好剥夺了上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机会,在一个小城镇当老师;
或许是安静,羞涩胆小,老师眼中的“绝对”好学生,本是最有希望高考冲刺北京大学中文系,却在为老师鸣冤的路上遭遇车祸,无缘高考,又多次失利;
也可能是从“奖”字被磨成“大”字、真正演绎了什么是“悲剧”的“杯具”;
但在我眼里,莫过于那个集赞毁于一身、没招谁没惹谁、却躺着都中枪的“二八自行车”了吧。
01 它是对抗“为你好”的“武器”吧
从第一堂课,苗宛秋大声宣告:“从今天开始,这个教室的规矩姓苗。”这是多么亮亮堂堂、毫无遮掩的“为你好”啊;也是从那个时候起,这辆象征着“苗霸天”荣誉的“二八自行车”,成了学生们对抗“为你好”的关键武器。
但是,面对“高考”一切都可以让步的苗宛秋,他那不苟言笑的“严肃脸”背后却是一颗温暖的心,他帮身患重病的学生募捐,他走遍大街小巷寻找堕落的洛小乙,为了不耽误帮助初中同学补课的安静,他免费开辅导班为不认识的学生补课。
谁都不傻,打着旗号地“为你好”还是真心“为你好”在时间这块试金石之下,就这么明晃晃地显现出来了。
不可否认,这种唯高考论的教育方式压制了孩子们的自由发展,才会有了这些小小的反抗。
但是,我们回到八十年代来看,又不能不说,教育的逆袭是多少学子改变命运的开始,能遇到苗宛秋式的老师也是一种幸运。
我认识一位退休的教师,她三十年前教过的学生平时遇到她,总会激动地跟周围的朋友说“这是我们老师,要不是她,我还在家种地呢。”三十年前,这位老师多少次到那些因为贫穷要辍学的学生家里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供他们上学,在周末会组织一些学生,去那些为收麦子而停学的学生家帮忙。对于这样的老师,学生们也永远把她放在心里。
正是因为那个时代教育的贫乏,我们才更感谢生活在这个年代,让我们有了无限的可能。
之前看到一位名叫李拓远的“90后”学霸,他在自己写的《不如去闯》里讲述了自己考学的故事,他从刚入高一的时候就明确考美国的大学,并称为自己的“第一个十年计划”。他的老师里大多数人都劝他“改邪归正”,他也理解老师们的苦衷和压力,毕竟被北大清华这类国内一流大学录取人数的多寡,在当时是衡量教师业绩和学校办学质量的无上指标。但他也很有魄力,坚持了自己的梦想。
其实,老师的“为你好”,是他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既不需要顺从,也无需要反抗。
在我们接受教育的年纪,若年少的我们清晰地知道自己梦想的时候,主动去追吧;当我们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听听“为你好”的老师们的建议,“卧薪尝胆”先突破高考这个独木桥,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02 它也是爱融入教育的象征吧
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
苗宛秋一开始就带着一副有色眼镜看学生中。他眼里的安静都是绝对没有错误的好学生;然而,爱臭美的活跃分子关婷婷,热衷武侠的小说王海,上学第一天就带了一把斧头的洛小乙,追求时髦的单纯女孩李海燕,热爱迪斯科的“文明建设”组合,这些各有特色的学生可能就是他眼里的“坏学生”了。
老师,也只是一个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最初遇到这些学生,只能按照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去定义他们。总有人会批判苗宛秋的霸道,是应试教育的典型,却忽略了教育的本质不在于应试还是素质,而是爱。
是老师的关爱,让这群学生在自习的时间去寻找那辆“二八自行车”,让他们有了那场为荣誉而战的健美操比赛。
也是老师的关爱,让年轻的苗宛秋在高考前夕还能用口琴演奏喜欢的那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让他因成分不好与北大录取书无缘的时候可以坚强地挺过来。
现代教育家夏丏尊曾经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池塘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与年代无关,与国籍无关。
一位20世纪30年代非裔美国女性,马尔瓦·科林斯在芝加哥贫民区加菲尔德园开办了西岸预备学校,这里集聚了很多问题学生,但就是因为这位传奇老师一句“我相信你,你可以做得更好”的激励转变了多少孩子的命运,也是她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美国的教育版图。
对比东西方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苗宛秋对学生的爱就像中国最典型的父爱,深沉如山,不显不漏,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误解了他的好意;而西方这位传奇老师的爱像太阳,为孩子们点亮一盏远方充满希望的灯塔,让孩子最初就能感受到温暖来袭。
师生之间就好像各有棱角、互不镶嵌的拼图落在同一个板块,会互相碰撞、打磨,但不妨让这份爱充满自由和尊重,与其绘制很多一式一样的简易画,不如完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03 它的终结链接了人生价值吧
“二八自行车”的命运在安静从县政府为老师鸣冤返回的途中,被终结在一辆货车之下。对于安静而言,当“明天或意外哪个先来”这个话题真实出现在生命中的时候,她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
很多人惋惜安静不该去县政府,否则她肯定能考上北大,开启人生开挂的模式。但是,现实中没有如果,只有面对。
当镜头落在三十年后安静的脸上时,我看到了她内心的平静,我想如果再来一次她还是会去的。她面对意外,没有被打倒,而是抓住了命运给打开的另一扇门,开了一家小书店,在文学的世界中找到了自我。
与此同时,苗宛秋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变化,他放弃了安静为她鸣冤换来的分房机会,他没有回到自己出生的大城市,而是去了更需要教育的贫困小乡村继续教学。有人说他带着对学生的愧疚走的,我觉得他是看破了那些虚伪的世俗,希望有更纯粹的教育。
按照世俗对成功的界定,他们不是成功人士,只是命运坎坷的平凡小人物。不可否认,他们没有充裕的物质,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是满足的。
《精力管理》曾提到了精神能量,认为这是我们动力、毅力和行动力的最有利的源泉。为精神能量提供动力的关键“肌肉”是性格——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的勇气和信念,即使这样做需要个人牺牲、历经艰辛。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为什么很多拥有足够财富、地位的人反而不会幸福?正是因为过于追求金钱物质等外在驱动的力量终会枯萎,只有内在价值观指引的方向才会是走向幸福之路的钥匙。
《寻找小糖人》记录了歌手罗德里格斯的一生,我一开始很难理解他明明拥有获得金钱和财富的能力,为什么还是如此默默无闻、如此贫困?直到我看到他在面对百万南非歌迷的人生第一场演唱会上,如一位走遍沧桑的老者一样淡定,没有过分的激动,没有过分的谦虚。我突然明白就是这种精神力量,就是对音乐纯粹的热爱,让他能够在被捧上“神坛”的下一刻,就像“不带走一片云彩”一样的潇洒,重新回到自己的平凡生活中。
我想,人可以不甘平庸,但是可以经得起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