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春秋》不能成大业,不识《春秋》不善懂人生

历史记录下了一个又一个响彻寰宇的名字,不单是本书的作者的孔老夫子,还有管仲之于小白,赵衰之于重耳,百里奚之于任好,孙叔敖之于熊旅,伍子胥之于阖闾,范蠡之于勾践。试想如果没有秦穆公的五张羊皮,百里奚不过是做一辈子奴隶,哪里会有什么“五羖大夫”,而英雄莫问出处,阶下囚管仲也终于辅佐齐桓公走向了霸主之路。正是这群人在那个古朴的年代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气节——“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读春秋是个“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过程,那些所学的成语典故都在《春秋》中找到了归宿,像退避三舍、厉兵秣马、病入膏肓、问鼎中原、卧薪尝胆、一鸣惊人、中流砥柱等等,也正是这些耳熟能详又脍炙人口的故事奠定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文明格局,从平王东迁到三家分晋,三百年的春秋史远不是表面上的打打杀杀,但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清楚,总之读了《春秋》便理解了为何这样一本书会被列入《四书五经》成为日后千万科举考生的必读文本,因为就像这些成语典故一样,即使是现在的很多事情也都能在春秋中找到原型与共鸣,这大概就是古人说的读经明史的意义所在吧。


关于历史,无论哪个时期历来都存在争议,因为受执笔者的忠诚、权力的干预和解读者的主观等各方面的影响,隔了几千年的事情,特别是先秦的史料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要想查实实属不易。

《春秋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54年之间的故事,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霸主悉数登台,在广袤的版图上叱咤风云,演绎这段精彩纷呈的二百多年历史,精彩故事太多,如为了博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仁义守信的宋襄公、不忘初心终登巅峰的励志者重耳、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等等,名人名家不胜枚举,贤达如孔子、大道如老子、逍遥如庄子、治国如管子、用兵如孙子,范蠡、管仲、伯牙、伍子胥、曹刿、鲍叔牙、介子推、晏婴等等奇人义士,文化有儒家,哲学有道家,法制有法家,种田有农家,治病有医家,辩论有名家,外交有纵横家,军事有兵家,算命有阴阳家,各路高人云集,将古老文明一度推向了新的制高点,如今挖掘的历史文物就凝缩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图景,如曾侯乙编钟代表的礼乐,云纹铜禁代表的礼器,越王勾践剑代表的军事手工业,从这些冰山一角足以窥见春秋文明的绚烂多彩,同一时期,人类社会集中出了一批“哲学家”,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印度的释迦牟尼等,因此,这个时代被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等人称为“轴心时代”。


   

      如果说孔子比较推崇的大臣,那就是齐国的晏婴,晋国的叔向,郑国的子产,鲁国的叔孙穆子,楚国的子文,宋国的子鱼,卫国的蘧伯玉,吴国的季扎。

      孔子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君子吗?论语中的子贡可以这么说,那是对于老师的爱戴。通观左传全篇和史记对于孔子家世的记载,孔子也不是一个完全按照周礼行事的一个人,他有个人的价值判断。比如董狐书写赵盾弑其君,孔子说赵盾离开自己的国家慢了些,要不然就没有弑君这样的事情了。再比如说楚灵王弑君上位,但是快要攻克吴国时,大臣以一首诗来劝说克己复礼,没有听从意见,导致公子弃疾从内部攻破,孔子感到惋惜。

     

左传很有回忆录的特色,把这242年的历史统一起来。里边的预言都是准确的,包括谈话、占卜、梦境。这个更多的是有启发意义。鲁国的阳虎,宋国的司马桓魋,都是能力很强,专门篡权的人,但是在自己国家没有用武之地,阳虎到了晋国投靠到赵氏,司马桓魋到了齐国投靠了陈氏,马上发挥了正面的作用。赵盾的弟弟赵穿,一直在犯浑,可是关键时刻可以弑君。历史是复杂的,人性也是复杂的,如何做还要看个人的眼光和修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知《春秋》不能成大业,不识《春秋》不善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