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思想调研团下乡实践 || 延续衡阳文脉 助推中华文化复兴

图片发自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7月15至16日,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船山思想调研团第二分队继续“三下乡”行程,赶赴衡阳县地区。衡阳县是衡阳市传播船山思想的重要阵地。文学院船山思想调研团来到此地,对船山家风的传承现状进行走访、调查,旨在进一步探求船山思想的意义。

15日,船山思想调研团一行来到衡阳县文化馆拜访船山后裔王庸庆。王庸庆先生曾多次接待过船山学项目研究相关调研人员,在几十年的工作中,王庸庆先生一遍遍地为拜访者讲述船山历史,讲述过去岁月中的那些感人事迹。

在与王庸庆先生交谈中,调研团成员了解到,其父王勋炳是第一位从船山思想发源地曲兰镇迁到界牌镇的船山后裔,18岁作为学徒从事瓷器行业,时机成熟后与人合资共同办了瓷厂,老年时则从事瓷器小买卖。

在回忆自己的老父亲时,王庸庆先生温情地说道:“父亲以言传身教的形式教导我不要坑蒙拐骗,要团结邻里。在父亲的影响和鼓励下,曲兰镇部分人开始迁徙到界牌从事瓷器生意,可以说,我的老父亲是带领大家发家致富的第一人。他还说:‘在生不祭喉,死后祭壁头’(衡阳土话),不要迷信,科学才是老老实实的学问。”

图片发自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王庸庆先生在谈话中提及到了船山后裔的基本情况以及家风家训传承的现状。

“父亲对我们子女的婚姻也没有太多要求,只强调不要以贪图对方财产为目的。并且非常重视后代的教育问题,父亲说:“‘我们船山后人不能有无用之人’。也就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的培育下,我们这些后辈们,都是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王庸庆先生感叹地说:“目前船山村的后裔之间都有联系,并建有船山后裔群进行及时沟通交流。从我们船山后裔的发展现状为例可以看出,家族文化的传承影响着家族的兴旺与发展,反过来,这些成就又弘扬和丰富了地域文化,成为培育新的文化人才、文化成果的有益养分和健康基因。因此,守护先辈传承下来文化精粹是我们作为后人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责任。”

图片发自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16日,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船山思想调研团第二分队赶赴“三下乡”的行程最后一站,衡阳县关市镇三阳村王新屋组王军家。

图片发自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多年来致力于船山思想和湖湘文化研究的朱迪光教授,谈到衡阳船山思想研究时说道:“在依靠历史文献对《船山家风传承调查与研究》研究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加入整理后的船山后人的口述资料,可以使研究成果不断臻于完善。此次以走访调研的形式深入船山后人,是为了解船山家风在社会变迁中的继承与革新。”

图片发自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王氏家谱总共10本,上次来访,只看到了七本,还有三本关于王船山的都丢了,那这三本是什么时候丢了呢?”

“就是一路传下来时,在民国时期,关于王船山三本都丢了。”

“先辈过世以后会请和尚道士之类的吗?”

“都请的,现在是和当地一样,没什么区别。”

图片发自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在朱迪光教授与王军先生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船山文化之所以底蕴深厚,文化世家延绵不绝。是因为船山文化的发展顺应于时代的发展。虽然也在时代的变迁中遭到冲击,有些不再适应于时代的习俗习惯也早已摒弃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幸运的是,船山文化始终是向前的。

图片发自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作为当代学子,我们应当肩负历史使命,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文字  |  毛星语 

图片  |  大学生王船山研究学会提供

你可能感兴趣的:(船山思想调研团下乡实践 || 延续衡阳文脉 助推中华文化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