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荷兰,少有不去恬静妩媚的风车村的。
风车这玩艺儿中国内地许多地方都有,欧洲其它地方同样可以看到,但舆论普遍认为,只有荷兰才是风车的故乡。这里的风车原有千架万架,风吹车动,蔚为壮观。而风车的缘起,恰与荷兰属洼地相关.历史上众多的风车均在运河旁,其主要功能是用来排水。
风车村距阿姆斯特丹仅半小时车程。乘大巴向北穿越河流遂道,辽阔平原呈现在我们眼帘的是一幅幅多色调的油画。道路两旁除了树林和矮房,便是牧草地,树色翠绿,房色桔红,草色金黃,好一派田园风光。
风车村地名叫桑戴克,位于桑河岸边,它与17世纪建筑风格的绿色木屋相伴而闻名于世。这里有木鞋展览加工店和乳酪加工厂,辅以餐厅和礼品店,是一处令观光客流连忘返的”世外桃源”。
据说桑戴克在18-19世纪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商业中心,这里原有风车600座,如今仅剩下12架。这些风车在当时的功能,可说是非常多面性的,除了围海填补新生地时,用来抽取海水外,还用来生产面粉、芥末、颜料、油等产品。
风车村的入口左边有一家礼品店,可以买到真正手绘的台夫特蓝花瓷,其产品还附有台夫特商会所颁发的证书哩。小店居然有著名的奥地利小天鹅水晶制品,还可买到制作精美的袖珍别墅小屋模型。
荷兰的木鞋与风车一样出名,这里的木鞋店简直就是个博物馆.各式各样的鞋纪念品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矩阵似地木鞋挂满墙头,任游客观赏和选购。在其陈列的木鞋中,有一双雕工精致的木鞋十分吸引人,这种费时费工完成的雕花木鞋,据说需要花上60小时才能完成,是传统的荷兰新郎送给新娘的定情之物,必须由新郎亲手制作,让新娘在婚礼上穿。但我想,当初的木鞋未必有什么讲穵,在尚未发明胶底鞋前,它就象我的家乡用木屐充当雨鞋一样,在泥里水里行走罢了。我家乡的木屐早己绝迹,荷兰传统木鞋传到今天,也只可以制成观赏把玩之物了。
最有情趣的,是观摩木鞋的现场制作表演:制鞋师傅玩似地运用两台类似配钥匙的机器,将木头卡在机器中,熟练地先修整打磨木鞋的外型,再钻研抛光鞋子的里部,顶多5分钟时间,一双木鞋便魔术般制作完成,令人惊叹不己。据说在用手工打造的时代,做一双木鞋得花3小时!
正逛得开心,导游却催着”转移阵地” 。一行人忙不迭穿大鞋照相,我则花了30欧元挑了一双适合大姑娘或穿或玩的彩鞋。
出木鞋店往河边走便是一家乳酪加工厂。荷兰的畜产品发达,乳制品同样闻名于世.在这家乳酪厂,我们有幸看到了乳酪生产搅拌,沉淀,压膜,浸泡等工艺流程。那一块块黄澄澄沉甸甸的肥硕乳酪摆在陈列架上,令人从心底溢出对工人从事繁琐劳动和一丝不苟精神的崇敬。
排列在桑河边的风车,是参观的重头戏。岁月苍桑,老掉牙的12架风车能转动的不过两三架了,但它昂然伫立在蓝蓝的河面和碧绿的草地之间,似乎知会游人的心态,仍旧十分优雅地随风摆动着自己的身姿。
于是,游人在风车前站成了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