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精髓是三纲五常

儒学的精髓是三纲五常



儒学的精髓是三纲五常的等级制。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了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将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进 一步发挥为“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相应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是孔子儒学的基本框架,而孔子儒学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贯穿始终的等级观念。

此后从董仲舒到朱熹这些思想家哲学家的全部工作,就是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和永恒性。“三纲五常”在董仲舒那里,称做“道”,“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不变的话,那么“三纲五常”也不会变。“三纲五常”在朱熹那里是“理”,“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天地没有形成之前,“三纲五常”就已经存在了。

那么,“三纲五常”怎样去实现呢?

这就是“仁”和“礼”。

你可别以为“仁”者“爱人”,爱是有条件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对于违犯周礼的现象,孔子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对于樊迟那样只知种莱种庄稼的人,在孔子眼里是小人,对于少正卯聚集门徒惑众造反,孔子则是杀无赦。在儒学中,爱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普遍性地爱所有的人,而是爱“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人”。

“礼”包括两方面,第一,“礼”是属于国家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是巩固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序。第二,就是“礼仪”。指得是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及婚丧嫁娶、待人接物直到生活细节,按照不同的等级、身份地位,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礼仪”是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具体表现形式。

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静止不变,他的目的是要社会倒退到周朝时期,将社会永远定格于周朝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样的社会模式中。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所谓“克己”,就是克制自己,自觉地用周礼约束自己。所谓“复礼”,就是要使自己的一切言行都要合乎于周礼。其实质就是要建立周朝那样等级分明的礼仪社会。

孔子认为实行礼的方法,首先就是要“正名”,他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他要“正名”。“正名”就是用周礼的等级名分把被破坏了的名实关系给纠正过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而恢复、体现巩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

因此,儒学的精髓是三纲五常,和以一贯之的等级制度。

了解了三纲五常,你也就知道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那么喜爱孔子儒学,是因为孔子儒学可以为统治者培养奴隶型国民。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孔子的香火突然旺了起来,祭祀跪拜忙的不亦乐乎。

不错,以三纲五常为精髓的孔子儒学有用,但是并不是无限制的,它仅仅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有用,这就是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宗法等级社会,而这样的社会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早已成为历史了。

因此,以三纲五常为精髓的孔子儒学已不适用现代,更不适用将来,是要彻底抛弃的东西,如果真要用它来治国的话,那将是中华民族的灾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儒学的精髓是三纲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