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作为当代中国家庭几乎最为在意的实体,其价格该不该被调控一直是众说纷纭,普通家庭希望调,意见领袖为了取悦读者也认为应该调,而地产商则认为不该调,部分经济学家也认为调了没用。
那么究竟房价该不该被调控,调控了有没有用,我也谈谈我的看法。
一、房价涨跌的原因
房子跟其他商品一样,其涨跌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供需。供大于需,则价格下跌,供不应需,则房价上涨。
当一个城市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选择在城市买房安家时,对城市优质地段房子的居住需求就会上升。需求一上升,房子供应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就会上涨,而一旦价格上涨了,有闲钱的人看到了房价上涨的可能性,觉得过几年还会有人出更高的价格来买自己现在买的房子,就会增加对房子的投资需求,从而进一步加大整个城市的住房需求。开发商和投资人一看房价一直在涨,就会越加提升自己拿地抢地的积极性,拿越多的地,做更多的地王。
什么时候上涨结束呢?就是居住需求到达了一个阶段性高点的时候。当房价一直涨,一直涨,涨到了一定程度,让大多数人觉得自己在当地获得的工作机会和配套服务已经匹配不上过高的房价时,他们就会选择暂时中止在当地购买房产,或离开或租房。
此时居住需求一下降,房子供应经过前几年的疯狂拍地又处于井喷状态,房子的供需矛盾就会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此时房价就会下降,而下降的过程又会加速更多之前抱着投资需求购买房产的人抛售房产,从而进一步加剧房价的下跌。
二、杠杆加速下的收益与风险
虽然我们中国人对房子情有独钟,但终究改变不了房子也是一件普通商品,其价格也是随着供需不断波动变化的事实。
波动并不可怕,问题是,一旦加上杠杆,这种波动就会非常剧烈。
从房子的供应方来说,房企开发商盖房子,肯定不是自己有多少钱就盖多少房子。而是能贷多少钱就尽量贷多少钱,能融多少资就尽量融多少资,毕竟,在一个上升市场中,你的杠杆越大,赚的钱就越多。
所以有个观点就说楼市根本就不是实体经济,房企盖房子的钱都是从银行借,钱越滚越大根本就是金融游戏。
从房子的需求方来说,大家现在买房子一般都会贷款,如果是3成首付的话,那么就是3倍杠杆。
不论是卖房子的还是买房子的,大家都在加杠杆操作,当房价处于上升期时,这一切都好说,你好我好大家好。而一旦房价到了阶段性高点,开始下跌的时候,有多少加了杠杆的房企和买房人会扛不住呢?
经济学里讲过,经济的运行规律与人是否理性无关,一个人的决策符合市场,那么他就存活,一个人的决策偏离了市场,那么他就被淘汰。
就比如下面的新闻,房企福晟集团在前几年房价大涨之时,抱着我不拿地谁拿地的心态四处当地王,短短几年下来,在房价只是稍微稳住还没有下跌的情况下,自己就快要扛不住了,各种被收购。
一个拥有无数精算师,金融专家的公司尚且如此,普通小老百姓会更好吗?
在房价蹭蹭蹭上涨的过程中,人性的弱点会让我们丧失掉理性,不考虑自身风险承担能力的情况下贷款加杠杆义无反顾地冲向楼市,而一旦楼市上涨动力减弱,房价开始滞涨,那么紧接着就会有人开始降价抛售,房价就会开始下跌,一旦形成恐慌,那么暴跌就在所难免。
在这个楼市下跌过程中,有多少加杠杆跑步进场的购房者能一直抗住呢?而一旦购房者断供了,银行把房子收回后又真的有用吗?银行的这些坏账国家能顺利处理掉吗?
在杠杆的作用下,收益和风险都会放大,同时人的贪婪和恐惧也会被放大,除非有过系统的训练,否则普通人根本无法应对,心态和操作都会被扭曲。
三、调控的必要性
对资本市场来说,涨跌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尤其是没有管控的市场,涨的越厉害,跌的也会越干脆。
不信,可以去看看币圈的走势,涨起来几百倍的涨,跌起来那也是几十倍的跌。
房市作为资本非常密集的市场,对于涨跌的规律自然也不例外,如果真的没有调控,价格涨跌完全由市场决定,那么房价的走势可能就和比特币一样,波动十分剧烈。
作为几乎由一个家庭六个钱包一起凑钱,并且加了杠杆购买的物品,如果其价格真的波动非常剧烈,那么再阶段性高点买入的购房者可能都无法扛得住下跌,最终只能选择断供并进而导致更大的金融风险。
做股票的人都懂一句话:横有多长,竖就走多高。
同样,涨的有多高,跌的就有多狠。不让涨,恰恰是为了不让以后跌。
调控房价,其目的根本不是为了让房价跌,而是为了让房价稳住慢点涨,从而避免以后极速跌。
所以调控房价,虽然不能增加房子的供应,也无法真正满足想要在城市安家的需求,到其必要性依旧存在。
调控房价,不为解决房子的供需矛盾,而是为了控制房价预期,避免暴涨暴跌,消除潜在金融风险。
房价,确实应该被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