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和抑郁都只是你自己的选择

焦虑和抑郁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词。根据2018年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报告显示,平均每100个中国人就有5人患有焦虑症,3.6人患有抑郁症。

焦虑和抑郁是怎么产生的呢?

在进化的过程中,我们跑的没有野兽快,也没有锋利的牙齿,没有厚厚的壳,也没有保护色。但是人类不仅在残酷的大自然中活了下来,还逐渐走向食物链的顶端,为什么呢?

靠的就是两种本能:“应战”和“逃避”。面对压力或危险,很容易显得自己无助,从而陷入失控状态。而一旦进入失控状态,往往会带来一个族群的灭亡。所以在进化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两种本能“应战”和“逃避”。从而在失控的边缘拯救下失控的情绪。

但是当应战过多被调用的时候,我们就会显得焦虑;而逃避过多被调用的时候,就会显得很抑郁。但这两种的本质,都是不安全感出现后对自己的保护。

克服焦虑或抑郁的原理

人一旦出现不安全感,下意识就会告诉你:你的生活要崩塌了,你无法掌控这一切。于是你开始暴躁,逃避。

马戏团里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大象是挣不开栓他的绳索的,即使大象的力量足够。因为从小大象就养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式。

我们也是这样,往往会忘记其实自己有能力面对一切,面对压力,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剖析自己,相信自己能克服这种坏习惯。

使用自我交谈法

所谓自我交谈,就是让你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将自己化身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的你在说,另一部分的你在听。

这很像是我们平时自言自语的经历。那么,如何用自我交谈治疗焦虑和抑郁呢?我们可以分三步来操作。

第一步,认清现实。

当听到内心在说“我的老板肯定讨厌我,我要失业了”或者“我没有办法好起来,我是个失败的人”等消极的声音时,我们先不要依照惯性开始行动,而是要静下来问问自己:这是事实还是想象?事实是可以被证实的、当下的、客观的,而想象则不然,感觉并不是事实。这个提问会提醒你的意识,你是可以选择的,一旦你选择不把想象当作现实,你就可以选择不焦虑、不害怕、不消极的人生态度。

第二步,摆脱条件反射的思维模式。

自我交谈不仅仅是需要听到内心的声音,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习如何与自己的内心沟通。当你被不安全感攻击,正准备依照过往的习惯,顺应惯性往前飞奔时,对自己说声“停”。

比如,“不,我不能在喝酒了,我还得开车”“我的确很想吃冰淇淋,但是我更想减肥,我不能吃”。你也可以创造某种你自己的咒语,让自己的思绪停下来。开始会很难,所以需要一次次的练习,来加强咒语的威力,告诉你的焦虑和抑郁,你想要改变的决心是如此坚定。

第三步,随它去。

前两步都是通过主动的思考和行动来阻止焦虑或抑郁的条件反射,而第三步恰好相反,它是强调什么也不做。

什么意思呢?想想看,当你感冒时,如果太过于关注你的症状,就会觉得浑身难受、饱受折磨,但如果你正在集中注意力处理其他的事情,很可能会忽略感冒的不适。

焦虑和抑郁也不过是一种习惯而已,当你有意识地忽略它,它们会自然地慢慢崩溃。就像一个溺水的人,当你满心思想着自己溺水的处境,因溺水的不安全感而变得焦虑、惊慌失措时,往往会带来更糟糕的局面。如果你试着冷静,试着忽略、放松,反而能轻松的浮出水面。你会发现通过自己的意愿,可以摆脱焦虑、抑郁带来的有害影响,你会明白一个终极真相:焦虑和抑郁都只是你自己的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焦虑和抑郁都只是你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