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原理:成就埃隆·马斯克的第一原理究竟是什么?

如果你希望能在某个领域变得厉害,那今天的这个思维方式,你就不得不具备。因为它是规律的元规律,是知识的元知识。

电影《林肯》中有一个片段,描写了林肯是如何悟到“人人生而平等”这一伟大公理的。

昔日的美国跟曾经的中国很像,存在着两个政府,一个白人的政府,一个到处是黑人奴隶的政府。林肯想在有生之年,通过一条法案来和平解放南方,以避免战争的发生。

但是那时的人们思想固化,根本不赞成“人人生而平等”这一真理,林肯用他那浑身散发魅力的人格到处拉票,但反对的声音仍大于支持的声音。

就在南北战争最后一战打响前的凌晨,林肯独自坐在一个椅子上,双拳攥紧,突然悟到了“人人生而平等”背后的第一原理。

林肯问了他的打字员几个问题:

“你觉得我们能决定得了自己的出生吗?”

“显然不能”,打字员回答说。

“你是工程师,那你肯定知道欧几里得算法和几何公理。”

“在学校的肯定都学过……”,打字员回答。

林肯打断他的话“我没上多少学,但我在一本我借的旧书中读到过,虽然只能理解一点点,但一旦学会,便永生难忘。”

“欧几里得公理第一条,与同一事物相等的事物,互相相等。”

“这是数理规则,它是正确的,因为它行得通,是真理并且永远适用”,“在他的书中,欧几里得说这是‘自证’(self-evident),这个道理不言自明。”

看见了吗,就算是两千年前,几何原本也揭示了,与同一事物相等的事物互相相等,这个道理不言自明,我们生而平等。”

“这是根,不是吗?这就是公平,是正义。”

两个打字员听得目瞪口呆,于是“人人生而平等”这一政治学最伟大的公理诞生了,被推往世界的各个角落。


为什么要有第一原理思维

如果你的思维里面没有第一原理,你看待事物的方式永远都是流于表面。

很多人都是经验思维,遇到事情了就拿过去的经验去套。如果很相似,就按过去的经验来;如果不一样,就再去试错,继续积累经验。

这种模式本身有没有问题呢?

先不告诉你,但是我跟你说,这就是东方一直以来的思维方式,哲学里把这种思维方式叫做归纳法

与归纳法相反的是西方的另一套思维方式,叫做演绎法

演绎法是一种逻辑推理过程,通过“大前提+小前提”推出结论。只要大前提和小前提对了,结论就一定没问题,不论环境如何变化。

诚然,我们的先祖运用归纳法在农业时代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甚至在军事上也获得了不菲的成绩,为中国的今天打下了深厚的地基。甚至在今天,也随处可见归纳法的存在,小到经营一家店,大到运营一家500强企业,都有大量的经验在里面。

但是归纳法的局限是,无法发展出基础学科,比如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等。所以今天我们所学的所有知识,除了语文,其他所有基础学科几乎全是西方的。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每次工业革命都由西方发起,直到现在我们的创新能力也仍算不上杰出的原因。

因为我们总在用过去的经验指导现在和未来,但时代早已不是过去的那个时代。当下的时代变化太快了,过去一生的经验可能稍不注意,明天就完全不适用了。

比如,之前还是传统企业的天下,忽然一下子互联网出来了,于是推翻牌桌重来;而现在,我们习惯了互联网时代,但下一波智能时代呢?又有多少人会被淘汰,会有多少人杀出重围?

以上,是第一原理的第一个理由。它能通过演绎推理,发展出基础学科,推动世界的创新革命。

第二个理由,如果你想赶上时代的末班车,那么第一原理的思维是你必须具备的,它永远不过时。

正如林肯对欧几里得五大公理的评价:

它行得通,是真理并且永远适用。——林肯

而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正在以加速度的趋势发展,光是今天的知识量就已经让我们目不暇接。

各种知识付费平台破土而出,像是得到、混沌、樊登、喜马拉雅等等,这还是超大级别的,各种小的平台更是到处都是;其他还有各种书籍、公众号、知乎、头条等这种内容平台,各种各样的知识涌来。

我们到底应该看什么?不应该看什么?

毕竟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而且杂乱、无用、错误的信息越多,还会导致我们的知识体系越来越混乱。

更严重的是,现在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已经越来越快了,昨天学的知识明天就可能变了。这点我在大学的课堂里感受尤为深刻,老师教的很多知识已经完全不适用了。

我们学东西的速度,已经远远落后于知识的更新迭代速度。

要打破这种死局只有一个方法——掌握第一原理。知识一直在变,但其背后的本质却一直从未变过。

比如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一书中提到的社群的本质“虚构的力量”,不论是猿人,还是过去的宗教和国家,还是现在的企业和国家,还是未来移民外太空,它都永远适用。我们需要讲一个虚构的故事来凝聚团体,宗教如此,企业如此,国家亦如此。

这是第一原理的第二个作用,掌握了它就受用终身,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正如林肯所说,因为它是真理。

第三个理由是,它能帮助你一眼看穿事物的本质。

自从我领悟了这个之后,就一直在观察,观察各个领域的牛人。不论是学知识付费,还是看书籍,还是看身边很厉害的人。

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掌握着他们那个领域的第一原理。

我读《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提及他遇到的很多人也是如此,当然他和巴菲特也是,一直坚持着投资领域的第一原理——价值投资、护城河。

我看《原则》,达利欧更是如此,他简直把第一原理发挥到了极致,不但一直追问事物的本质,还建造一座“机器”,让它能够自动迭代,完全按照原则执行。

商业上还有一个天才,第一原理就是他炒红的。

我经常思考问题都是从本质出发,而不是去和别人比较,如果你总是和别人比较的话,那么你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如果说一层一层地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一层往上推,最后也许就能产生颠覆性的创造力。——埃隆·马斯克

这个人就是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他从头开始倒推,把每一项成本都控制到极致,最终让移民火星变得可能。

与马斯克臭味相投的人还有贝索斯,亚马逊的创始人。他也是第一原理的拥趸,这么多年一直坚守“颠覆式创新”、“非共识”、“长期主义”、“客户至上”、“熵减”等第一原理,硬生生的把一个卖书的小公司拖到一个万亿美元级的科技巨头。

后来,我在《吴伯凡认知方法论》又再次听到了这个思想。

很多人犯错之后,之所以还会重复犯错,是因为他没弄清责任主体是什么,一直在事物的表面打转。——吴伯凡

比如,我们的祖先一直在找飞行的方法,看到鸟儿飞翔,以为是翅膀的扇动作用。于是我们一次又一次给自己加上翅膀,但是却从来没飞起来过。

现在我们知道了,扇动翅膀并不能使我们飞起来。飞机并不扇动翅膀,使飞机飞起来的是空气升力,下面的力大于上面的力。

除此之外,还有好多好多厉害的人,他们皆是掌握着一个领域的第一原理(不管他们知不知道)。

如果你有所感悟的话,会发现其实我的每篇文章,都是在寻找事物背后的第一原理。不论是《熵增定律》,还是《生态位》,皆是我目前感悟到的最最底层的东西。

懂了它,你就能轻松地看穿事物的本质。中国人所谓大道至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

东京大学有一段开场白非常精彩:

我坚信,在大学学习的价值不是掌握已有的知识,而是掌握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知识的知识。创造知识的知识,叫做元知识。让学生掌握这些元知识,才是大学的使命。

第一原理,就是知识的知识,是元知识。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事物最本质的规律,比如自然的规律“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也可以理解为“大道至简”里的那个“大道”;也可以理解为那些基础学科的定律或者模型,比如“看不见的手”之于经济学。

就像文章的开头,林肯从数学里面悟出政治学的底层逻辑一样,本来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学科。

但是我们把它一直往里推,一直推,推到接近真理的时候,它们就重叠了。

所以,数学的定律也能被应用到政治学;物理学也能被应用到商业世界;生物学能被应用到人与人的关系之中。

第一原理的思想最初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由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发展壮大,经马斯克等人的分享而爆红网络。

亚里士多德说「每个系统中存在一个最基本的命题,它不能被违背或删除」

这也正是欧几里得说的“自证”。它是最最根本的那个东西,不需要任何人来证明,它本就正确,而且你无法证明。

比如欧式几何里说的,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相等。

这个定律,你无法证明,因为它本就正确,是真理。

正如哲学里的三段论:只要大前提和小前提正确,那么推理出来的结论,就一定正确。

比如,大前提“所有女生都爱美”,小前提“你是女生”,结论“所以你也爱美”。

这个逻辑听起来似乎无懈可击。但是有个漏洞是,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来自归纳法。而归纳法不是真理,也就是说,所有女生都爱美只是我们在有限的样本里归纳的经验而已,万一还有不爱美的女生呢?

那结论就错了。这怎么办呢?再通过三段论,论证“所有女生都爱美”和“你是女生”这两个结论正确就行了。

但是问题又来了,它们的大前提和小前提也来自归纳法……

如此一层往上推,推到起点,总会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真理,它不需要你证明,它不证自明。

这个起点,就是第一原理了。找到了这个第一原理,你再推出来的所有理论就全都是正确的。

我们需要怎么做

一、建立第一原理

前两天跟好友Benny聊起这个话题,我问他“你最擅长的领域是什么”,Benny说“可能是说话”。

于是我随即追问了他一个问题“那说话领域的第一原理是什么”,Benny想了很久说“就是满足对方的需求”。

这是他建立的说话领域的第一原理,我也非常希望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从此刻开始,也去总结你所在领域的第一原理。

怎么建立呢?给你一个底层的思维,叫做基点下移

其实所谓认知升级,就是以往的认知被打破,基点下移,建立更加底层思维的过程。

比如,我们一说到面试,就会想到一个重要的品质,叫做学习能力。有的人再把基点下移,把学习能力归纳为可迁移能力,所以他们会说最重要的是可迁移能力。

但是我在写《契合度与向心力》那篇文章时,还将其下移了。可迁移能力只是面试官考察的指标之一,它们都可以被归纳为“你是不是我要的人”。

于是基点再次下移,从学习能力到可迁移能力,再从可迁移能力到契合度。推到契合度这一层,基点似乎再也无法下移了,那么它就是面试领域的第一原理了。

二、运用第一原理

建立好了第一原理,不代表它就是那个领域的第一原理。你还得去实践中验证,在实践中试错,然后不断完善它。

就像《原则》的作者那样,你需要把它贯彻到骨子里面去。不论是思考,还是做事,都必须严格按照第一原理行事,这样你才可能做对更多事。

巴菲特就是从一而终的坚持价值投资和护城河,才有今天的伯克希尔;马斯克就是从一而终的坚持从头算,才有了今天的特斯拉和Space X。

而你,也可以。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原理:成就埃隆·马斯克的第一原理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