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7】《社会学视角下的家长角色意识唤醒 ——以“亲子互学共进”活动为例》

社会学视角下的家长角色意识唤醒

——以“亲子互学共进”活动为例

程豪

华东师范大学

2018年3月份,在李家成教授组建的“班主任微信研修群”里有缘“结识”到了王怀玉老师。将“结识”打上双引号,是因为我与王老师尚未以面对面的方式相见。虽然如此,但是通过王老师在微信群里面的分享与交流,使我逐渐“了解”、“认识”了这位永葆向学之心的老师。

今天,借由阅读和学习这篇文章,进一步“走进”王老师的治学经验和教育情怀之中。

一、这篇文章“写”了什么?

文章结构图.png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这篇文章的基本结构,从中可以得知王老师的写作思路。基于社会学的视角,首先分析了当下城市家长角色存在“缺位”、“错位”和“越位”等三种“怪像”,由此引发对家长角色意识呼唤的认识。其次,从制度“规范”、过程“跟进”和评价“导向”三个方面的多维交往活动中尝试唤醒家长所理应具备的身份意识。最后,以亲子“互学共进”的方式试图尽可能唤醒家长的学习意识,以促进家长“教育者”、“终身学习者”以及“家校协同者”等角色意识的转换及行为转变。

二、我从这篇文章中的所学、所想、所感

(一)“学”到了家长角色由“变异”到“矫正”的转换

在这篇文章中,王老师提到了家长角色存在“缺位”、“错位”和“越位”三种“怪像”,并阐述了这三种“怪像”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同时,为发挥家长在培养孩子过程中的正向价值,以多维交往活动、“互学共进”等方式促使家长角色由“变异”到“矫正”的转换。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教师充当着引导者、合作者等角色。

(二)“想”到了终身学习在孩子、家长、老师生命中意味着什么

在这样一个充满变化、不确定的社会中,固步自封显然已不合时宜。以正确的姿态迎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成为每一个社会人拥有高质量生活方式的关键。对于不同角色的人来说,终身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兼顾“特殊”与“共通”。就“特殊”而言,能够养成孩子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能够更新家长的生活方式和职业所需,能够拓展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情怀;就“共通”而言,能够提升孩子、家长以及老师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丰富生活方式和生活阅历,能够增加人生价值与意义等。

(三)“感”到了王老师崇高的教育情怀

新华词典对“情怀”一词予以两种释义。其一为心情、心境,如孤独的情怀;其二为胸怀,如高尚情怀。依托“情怀”的内涵,教育情怀顾名思义应为关于教育的心境、胸怀。王老师提到“笔者结合自己在深圳十多年的任教经历···”,“这也是笔者这么多年来始终保持一颗向学之心、不敢懈怠的原因之一”,“笔者坚信,只要教师心中始终怀着一切为了促进孩子发展这一美好愿望···”。从这些文字中,显然可以感受到王老师真挚、纯真、热爱等的教育情怀,其“向学之心、不敢懈怠”更是显得难得可贵。

以上从王老师这篇文章的结构框架和所思所想两个方面撰写的读后感,请各位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4-07】《社会学视角下的家长角色意识唤醒 ——以“亲子互学共进”活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