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德高的人做了有德的事不自认为有德。德低的人以有德自居,紧守着“德”的荣耀害怕失去。所以说,德高的人顺乎其然作为,德低的人自然地做事而后却念念不忘,总是强调。最讲仁爱的人有意为之而后才试图将其忘掉。正义的人主动去做而且事后念念不忘。而讲礼仪的人提倡遵守礼而没人回应,则愤怒的扬起手臂强迫别人遵从。那些占卜、预言等行为,不过是道的虚华外表。而真正有智慧有思想有品德的人,舍弃轻薄而采取厚实,舍弃浮华而处于真实的状态。
2、南怀瑾《老子他说》
(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真正上品的道德,以现在观念而言,就是说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一个大善人,并不以为善是了不起的好事,他做善事,只是他的普通行为,表面看不出是在做善事。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以老子的观念来看,所谓“下德”,是不上品的道德。“不失德”就是已经被人看出来的德行,那是着了相,所以是“下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德无为”是说上德的作用,是合于形而上的道体;“而无以为”是说他在作用的时候,是自然的,不会给人看出来。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等而下的“下德”,是有所作而有所为的,看起来孜孜为善,人人知道他是好人,又做好事。这是划分“上德”与“下德”的原则标准。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这个“仁”字的说法,与“德”字一样。“仁”字之后就是“义”,“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品的仁义,是看不出仁义。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仁”、“义”过了就是“礼”,真正的“礼”并不是代表礼貌,礼貌是中国文化“礼”的一种,“礼”字是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根本之一。真正的“礼”,看不出“礼”的作用,普通的人更是不懂,所以“攘臂而扔之”,膀子一举就把它丢掉了。
(2)“故失道而后德”,上古的人个个有道,只要讲到道,大家都是有道之士。时代向前,“道”渐行消失,才产生了“德”,用“德”作为行为的标准。“失德而后仁”,时代更向前走,到孔子的阶段,拼命提倡“仁”。到了孟子战国时代,“仁”又靠不住了,又提倡“义”。每个时代产生的思想主张,所表达、号召的都不同,所以说,“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到了“礼”这个阶段,包括有了法制,“礼”与“法”是连在一起的,因为社会人心坏了,所以在文化教养方面,希望个个有“礼”。“礼”是属于教化方面的,教育亦难成功,人长大后进入社会,竞争使彼此相互伤害。所以,只好构成法律,就是“礼”而后有“法”,“法”没有效用之后而有“刑”,不守法的人,只好把他抓来用刑了。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在老子的时代,社会已经退步到提倡“礼”的阶段。人类缺乏忠信才需要“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就是这个道理。
(3)“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老子说真正的大丈夫,走实在的路子,只有修道。道是什么?无为。
“道”就是把所有的知识,一切统统丢开了,聪明智慧都丢掉,回归到朴实无华。“去彼取此”,去掉那些外表的华丽知识,找回自己生命本来的朴实。
3、白云先生《老子之道》
(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指天德,不德,指自然之教,府万物,蓄万物,对万物不加以宰制和教导。正因为君王遵奉天道,不以人智来教导天下,所以才能具备上德,也就是天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指人之德。人以智慧教导天下万物应该如何生活,对万物加以宰制和说教,行有言之教,这是不失人之德。正因为这样不失人之德,所以这样的君王,就不具备天德。
(2)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德无为,上德之君配天下,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
无以为,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有所为,是说有多秉持,秉持人智伪巧之道。圣人无所为,道至虚至静,所以持无可持,人不持道,道自化万物,故圣人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秉持人智伪巧之道治天下。按照自己所制立的法式,宰制教导天下万物应该这样那样地去生存,这是有以为。
(3)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仁,指人德之上者。为之,以人德教化天下。无以为,只是教导百姓,要互相亲仁,让百姓自觉地去遵守仁的教化,但不会强制百姓如何去做。
(4)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百姓自觉自发地互相亲仁,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很多人是做不到这样的。只能规定好什么是仁的,什么是不仁的。总的来说,仁和不仁的分界是这样的,爱人的是仁,害人的是不仁。制定好标准的仁的规范,自觉遵守这个仁的规范的人,为上义。悖逆这个仁的规范的人,为不义。
(5)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君王认为,制定好仁的伦理规范,人们就能根据规范,自觉地趋向义举,规避不义之举,并且人人都能自觉捍卫这套伦理规范和准则。很多人不会有这么高的自觉性,他们还是会僭越违逆伦理。君王只能通过日常繁复大量的练习,让人们在礼乐中被动地被塑造成符合仁义伦理规范的人。这就从自觉领会,变成了被动塑造。
(6)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故失道而后德,当人们都失去天地之常,那么要维系社会秩序,那么就只能通过效法天地,以人为制定的准则为依据和行为规范。万物原本皆为天所府,而天伦失序,君王试图代天府万物、蓄万物、化万物,而施行以德治天下的为政之道,德教产生了。
如果君王之德不足以蓄天下,天下就会失德。接下来,就需要仁政来治理天下。君王失天德,德不足以蓄天下,只能以人德蓄天下。仁,名为爱民,实则是因为君王天德不足,教导天下百姓君臣兼蓄、人人兼蓄而已。
失仁而后义。天下仁恩不足以互相兼蓄,只能退而求其次,制定标准的伦理规范和准则,为正义。所以说,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社会正义作为最低限度的规范,也不能维系社会秩序了,那么接下来,就只能用礼教来约束人们了。
(7)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君王以人灭天,化性起伪,以人智制定了一套秩序,乱了天伦。至此,天人相离,天德不复能蓄天下,进而,天下就会出现昏乱。
(8)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君王制礼,初衷是用以矫正天下之乱。在君王看来这是先见之创举,故谓之前识。以天文定人文,以天理定人则。相对于天道,人文仪节和礼仪法度,失质而成文,不过是道散而成,故谓道之华。这样舍本逐末、舍天逐人的做法,造成天下伪诈奸邪丛生,它是君王愚昧的开始,也是天下愚昧的开始。
(9)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大丈夫,指守道之君子。处其厚,指处天真素朴之后。不居其薄,指不居忠信之薄。为天德,则厚。为人德,则薄。处其实,指处道德之实。不居其华,指不居仁、义、礼之华。
(10)故去彼取此。
去彼,去人德,去下德,去仁义礼,去伪巧文节。存此,存天德,存上德,存道德。唯有去人复天,才能安定天下。
三、我之体悟——修养和识人
今天这章是德经的开始。老子给讲述了了道、德、仁、义、礼之间的关系和顺序。
这章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具有极好的指导意义。
比如自身修养,最高的修养当然就是到达“道”的层面,能够洞察一切,能够顺应万事万物的规律做事,万事万物将自化。再次一点,就是有大德,有大德不一定很厉害,但这种人格魅力足以感化众人,大家都很愿意聚在你周围做事,你能成为很好的领导。然后再低一级,就是有仁爱之心,我觉得可以理解为良心,做事如果可以出于自己良心,就不会有大的问题。再低一级的就是有忠义之情。秉持忠义之情的人会严格按照某个人或者某个组织的命令行事,无论这件事是善是恶。所以,如果只有忠义而没有道德或仁爱之心,能否行善事,就依赖于他跟随的领导或者所在的群体了。所以纳粹的屠杀行为竟能持续数年,残害六百多万犹太人。这些实施屠杀的纳粹成员不一定都是恶人,但他们肯定不是仁德之人。再低一级,连忠义都没有了,就只能用礼来约束。但过于强调礼,会让人忽略真情实意,而且没有道德基础的礼,也很容易成为恶人攻击或控制他人的工具。
了解了这个顺序,我们修身会有方向,识人也会更透彻。同样都是在做一件“好事”,现在就会更明白,其背后的动力是不一样的,是出于道,还是出于德,还是出于仁,抑或是出于礼,找出这个动力,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层次境界了。行为千变万化,但一个人的内心动力是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