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和你过好这一生

书名:《只想和你过好这一生》

作者:武志红、朱建军等口述, 韩湘景主编

关键词:亲密关系、亲子关系、自我成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本书乍一看上去特别像言情小说的风格,包括它的封面设计也是非常的有特色。其实我自己一直都不太爱看这一类心灵成长、励志向上的书,但是直到看完这本书打消了我对这一类书籍很多的误解,透过这里面很多非常贴切生活的案例,都可以折射出我们自己内心真正的问题。

——我们首先得是自己,而后才是生活中其他各种角色。(自我关系)

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担任着形形色色的角色,我们既是子女又是父母;我们既是下属又是领导;我们既是员工又是顾客;我们既是老师又是学生......我们身上的角色和责任越多,我们越是忘了我们首先得是我们自己。我们每一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内在的小孩,在很多关键的时候它都会出来和你说话,在你做任何一项重大决定的时候,在你面临人生转折的时候,只要你留意一定会发现自己内心有一个声音在你耳边环绕,告诉你该如何去选择,告诉你该如何去应对生活中出现的转折。这个时候我们要用心去拥抱自己内在的小孩,去和他对话去听从他给你的指引。

有时候我太过于沉醉于自己的角色当中,太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太想要从别人的评价里去寻求认同感和成就感。外界的声音越多越大,我内心真正的声音就会被吞没。真正的自我认同感和安全感必须是自己给予自己的,而不是从别人那里获来的。

——我们因为相似而吸引,我们因为相异而成长。(伴侣关系)

“遇见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没想过要和别人结婚。”这是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要去接你。”这是梁实秋的爱情;“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是徐志摩的爱情。

关于爱情有太多至美的句子和诗词,你所能想象的爱情最美的样子都发生着,但是你自己的爱情会是什么模样只有你自己知道也只有你自己能够知道。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羡慕着别人的爱情,拿着别人爱情的模样给我们另一半作为参照,于是即便我们之间的爱情变成了所期待的模样,但我们自己也早就不是我们原来的模样。

爱情和婚姻并不冲突,很多人都觉得婚姻是爱情的终结,也有很多人觉得结婚是一件很重要很有仪式感的事情。但是一张结婚证能说明什么呢,说明爱情的归属,证明你们的关系还是其他呢?爱情不应该因为婚姻而发生变化,决定两个人感情的并不是结婚这件事情,而是结婚之后你们之间相处的模式,相互陪伴相互守候,两个人在一起的每一秒都是爱情最真实的模样。

——我爱你,因为我是你的妈妈。(亲子关系)

作为九零后一代的我们,越来越多的人不想结婚,更不想生小孩。我想除了自身的压力之外,更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压力。前两天北大学子弑母案终于抓获了嫌疑人,在这件事情的背后所有人都在问其动机是什么?是出于什么样的理由能够让这样一位高智商高学历的北大学子不惜任何代价杀害其生他养他爱他的母亲。站在母亲的角度,因为丈夫的生病去世,儿子成为他生命中所有的一切;站在儿子的角度,因为爸爸的去世母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我身上。这两者之间看不出有任何问题,但是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我们首先得是自己,才有资格去成为妈妈成为儿子。我们不要企图把自己的期望把自己的理想强加于任何一个人身上,更不能打着爱的名义去限制别人的自由。无论我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我们始终是两个单独的个体。

父母之于孩子的爱,不应建立在孩是否足够优秀,是否满足你的期待,是否遵守你的规则上,而是去接受他们任何的模样无条件地去爱他们。作为子女我们也应该要更多地去理解去感受父母的爱,电影《请回答1988》里面德善爸爸说的一句话“爸爸并不是一生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至今回忆起来都泪目。所以,试着用宽容的心态去接纳自己的父母,没有人天生完美,就像当爸爸这件事情一样也不是天生就会。

“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还有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

爱不是相互约束,而是相互习惯,我们要给彼此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做自己。无论是和自己相处,和伴侣相处,和孩子相处,最重要的无非是关心与陪伴。我是爱你的,但你是自由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想和你过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