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的力量

      ~记录《日常教学的情调》第三次分享会

尊敬的张文质老师、群里的各位美仁们大家晚上好,首先感谢肖老师的介绍。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信任的力量。记得上周日我在12月教师的使命分享群里主题是:引领的力量。带来这样一个主题也是受上一次分享的影响吧。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1、 信任让复杂的教育变得简单;

  自从暑假在云端结识“教育行走”之后,我就一路追随,坚持书写文字记录生活,坚持每天读书,坚持每周听取群里美仁们的分享,自己尽量有空就参与分享,可谓忠实的粉丝。可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渐渐的发现:自己读得越多越感觉无力,自己做的越多越感觉无用。我开始怀疑:我哪里做错了吗?最近一周我们这里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复习,可能群里的老师们都能感受到这种氛围,也感觉到时间的紧迫,于是主课老师们开始不断的占课,疯狂的要课,似乎你不占课就是不负责的老师。为什么大家要有如此疯狂的行为呢?我想可能还是在于大家比较在意期末考试后的结果。反过来想,又有谁不在意呢?又要重视成绩的提高还要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这样矛盾又复杂的心理着实让人难以想象。张文质老师在书中71页这样说到:我们的数学课如果没能培养孩子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热爱,那么考试成绩再好,教育也是失败的。这就叫作成功的失败者,“手术非常成功,但病人死了。”我们当今的教育之难就在这里,教学非常成功,教育非常失败,最后培养了一批不爱数学、怨恨数学老师的人。对呀,这样几句话让我茅塞顿开,教学成绩应该建立在学生热爱的基础上学习的结果,而不是重复性的操练。刚开始对于自己的怀疑也不存在了,我需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做来回摇摆的那棵芦苇草。

2、 信任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从开始接手五班,我就惊讶的发现这个班的女生自己那么厉害呀,班级出现争执肯定是女生,班级来回跑的还是女生。班主任老师也被“厉害”的女生惹毛了。我仔细数了数其实也就那三四个女生:小程、小汪、小包、小许。说说小汪吧,这个女孩爱美,每天的发型都不一样,穿戴也很时髦,话也特别多,就一点心思不在学习上。一个女孩子不爱学习怎么行呢?张文质老师在78页说到: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实际上,他对学生最核心的教育就是一种情感的教育---他在跟学生的交往里,让学生首先感受到温暖与爱,能与之亲近,并通过和老师亲近,去用一种怀有美好期待的心情,观察和感知这个世界。作为数学老师我开始观察她,有一段时间她坐在第一排,我就让她发发练习本,擦擦黑板,帮忙到办公室拿一些东西。就这样,我发现她活波开朗,非常热情,她也时不时的和我聊聊家里的事情。有一天午休我发现她在看课外书,机会来了,我就大力的表扬她,并且特意借给她一本书看。孩子就是这样的单纯,小小的鼓励让她改变了很多。今年她竟然主动报名参加暑假读一本好书的活动,通过我的指导她获得了市级三等奖的好成绩,当她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是非常开心的,开心到下午一到学校就送给我一束干花,说了句:谢谢董老师就跑开了。我松了一口气,如今的她对数学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我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信任感。正是这种互相的信任拉近我与她的距离,让师生关系变得异常的融洽。

3、 信任让我拨开心头的云雾;

不知道群里的数学老师多不多,我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没事的时候读读书喝喝茶,在别人看来好像不是应该干的。记得我在以前的学校时,批改完作业我就看看书,办公室的一位年长的语文老师就很惊讶,她觉得一个数学老师还读什么闲书呀!其实我也很惊讶,数学老师为什么不能读闲书,只不过当时没说出来,只是告诉她熏陶熏陶自己。当我读到《日常教学的情调》第91页张文质老师摘录的孙明霞老师的一段话时,我深有感触。孙明霞老师是一名生物老师,却一直以来都是带着约会的心走进课堂的,课余时间撰写了大量的随笔,还把自己喜欢的观点、做法分享给身边的同事和老师。这让我很感动,一个人的力量大吗?很小,小到无人顾及。一个人的力量小吗?不小,大到可以改变一个学校,一个教育系统。这里的大与小是相对的,这取决于你的做法是否被别人信任和跟随。我是信任的,因为之前我只是读读书,写写文字只是记录日常生活,在专业方面并没有系统的研究,一是不知道要不要研究,二是不知道怎么研究。张文质老师在书中97页说到:谈到必须要教师承担的问题,就要回归教育,回归课堂。我一直强调的教师要思考课堂,恰恰就在于这个是教师必须要承担并且要做好的事。所以,作为一个教师,你仍然需要有一种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方面的自我修炼。我们无法改变整个大环境,却可以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站稳自己的讲台。

你可能感兴趣的:(信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