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太难了 19/31

小时候的我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但只换来大人的一句: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于是,我以为长大了就好了。大人的世界肯定五彩缤纷、有趣好玩。

但随着我逐渐成长,面临的选择和责任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而快乐和有趣却越来越少。成人的世界一点都不好玩。

我还没准备好做个大人,就已经被生活的洪流卷了进来。在这里,我也才终于明白,作为一个大人有多么不容易。

人生来皆苦

今天好友告诉我她家人查出来有乳腺癌,需要动手术。她家家庭情况特殊,还有个上学的弟弟,家中经济也并不宽裕。她家人说得知检查结果后说家中没钱不懂得手术了。

同为穷人家的孩子,我特别能感受到她家人的绝望。我也佩服好友作出“不够的钱两个女儿来出”的决定。同在上海打拼,光是照顾自己的生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不要说以后养娃、娃的教育基金。老人生病,就是拖垮年轻人的一根稻草。

我设想如果我是她,处在她的位置,我不一定有勇气做出她的决定。生活对于她、她的家人都太刻薄。

人的一生总会起起落落,有时候上天再关上门的同时,也锁死了窗。我们能怎么办?我们还是要生活。人的本能是生存,而这个过程本身就要经历很多苦难。

就像动物们为了生存,要不断迁徙,寻找食物来源;要随时警惕敌人,以免被吃掉。为了生存要忍受饥饿和严酷的生存环境。一年又一年,这个紧张、残酷的过程一遍遍循环,有的在这个过程中饿死、冻死或被吃掉,活着的继续这样的循环。

人,也是。想来特别残忍,但想要生存,就要忍受苦难。正如生老病死,是人类同于其他动物的自然规律。

痛苦如何排解

佛教说“苦、集、灭、道”,即人生充满苦难,它来源于人类的贪嗔痴,我们可以通过内观来消除痛苦。

心理学家马斯洛总结了人类需求理论,即我们的需求有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几个层次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们就会痛苦、难过。

佛学的理论在于意识到自己的苦难,但除了让我们从自省的角度看问题,没有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该穷的还是穷,看不起病的还是要忍受身体上的痛苦。它的底色是悲观的。

而心理学和行为学领域的研究,则让我们从理解需求、满足需求出发,从现实的角度找解决办法,最终会给予正向反馈。心理学的底色是乐观积极的。

但好友的案例中,我能给到的除了多赚钱,就是要买保险这样的马后炮。我也没有找到答案。

而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被逼着上班工作太累太辛苦,其实它是我们主动选择的,我们选择要上班赚钱,主动选择了这家公司,愿意留在这里。所以还是不要抱怨,去做该做的事情。

在年轻的时候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未雨绸缪,才能在未来的继续苦难的日子,过得从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太难了 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