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译文:

重是轻的基础,静是动的主宰。

因此,圣人终日行走不离开车载的粮食、装备。

虽享有豪华的生活,却不沉溺其中。

为什么身为大国君主、却以轻举妄动来辖治天下呢?

轻率就会失去根基,躁动必然丧失主宰。

上一章老子告诉我们人应效法自然,既效法自然,自然对人必有约束的作用,于是本章便具体地讲述了自然的约束。

老子崇尚稳重、沉静而排斥轻浮、狂躁,认为前者才是自然之道,后者违背了自然之道,应给予摒弃。

我们观察大自然的景象可以看到,辽阔苍茫的大地因其厚重而达成稳定,无边无际的天宇因其高远而达成稳重,一块巨石因其沉重而亦能达成稳定,一座高山因其庞大而达成稳定;而天上的游云尽管可以一时地遮天蔽日,却因其轻飘而转瞬即逝;至于风雨来势汹汹,却因其轻飘而终不能长久。

因此,了解大道自然的人,虽有豪华美丽的宫殿居住,有华美绚丽的生活,但他们却丝毫没有因此而轻浮狂躁、自以为是,更不会因此就不善待或轻视他人。他们始终安静地生活,表现得端庄厚重,超然于世俗之外,自然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圣人治理天下便是如此谨言慎行待之,从不敢草率行事。反之,轻浮就会失掉根基,躁动就会丧失君位。

老子在这一章是要告诫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处在任何环境之中,都要保持冷静,从容镇定,表现得从容不迫。千万不要心浮气躁,急切慌乱。要知道“性急吃不了热豆腐”,急切慌乱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更加拖延时间,忙中出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这样的品德,拥有其自然的心境,才能成就一生的事业,生活得安详自在。虽然这些事在一定的方面上决定一个人的性格,但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涵养。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动”与“静”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对重要范畴。老子认为,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循环往复的,事物的发展必然要走到自己的反面,这就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事物的发展必然要走到自己的反面。“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一六章)。这就是说.事物及运动变化最终都要回到它的老根,也就是归于虚静。所以,老子说,宁静才是躁动的主宰(“静为躁君”)。

虽然老子把静而不是动看作绝对的亦未必全然正确,但他毕竟看到了动与静之间的关系不是截然对立的。而且,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辩证揭示动静关系思想家。

事实上,对动静关系的辩证把握,正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优良传统之一。后世在不断实践中又进一步认识了这对关系。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说得十分透彻:“动极而静,静极而动……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极含动。动不舍静。”动与静是事物相互依存的两种状态,它们是对立统一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不能把二者绝对化的对立起来。同时,运动又是绝对的,静止乃是相对的。静可以用运动来验证,但动不可以用静止验证。“静者静动,非不动也”,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而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状态,“废然无动而静,阴何从生哉!”既然如此,绝对的静止是没有的。应该说,这个认识比老子的认识更具理智,更透露出生命的律动。

老子一再强调解决问题要保持平静的心境,谨慎地对待事物,不可轻率从事,性情急躁。一时心血来潮,就会失去主宰。凡事应“三思而后行”。很多人失败不是因为他没有能力,而是没有一个冷静的头脑,不能静下心来仔细考虑解决的方法;而是凭一时的冲动乱来。成功之路,艰辛漫长而又曲折,只有稳步前进才能坚持到终点,赢得成功;如果一开始就浮躁,那么,你最多只能走到一半的路程,然后就会累倒在地。对渴望成功的人,应该时刻牢记:你可以着急,切不可浮躁。

                              2019-8-12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二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