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障碍模型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总是不那么顺畅,主要原因就是在生活中,我们在对他人做出判断时,因为不完全了解他人,所以会假设他人跟自己一样,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填补对他人了解的空白,然后再做出判断,这就是“假设信息填补”。人类很多狭隘且自以为是的判断都来源于假设信息填补。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言谈举止,进行言语交流,共享工作经历,共享生活经历这4种途径来进一步深入了解沟通的对方。假设信息填补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能够通过“模型法”和“第三方咨询”来应对假设信息填补所产生的假象。

沟通过程中如果没有百分百确定核实对方的意图、信息,仅通过部分获取的信息进行自我理解的加工处理,通过推测来得出结论,那么误会必然会发生。同时由于沟通的透明度错觉、维持判断力自信、情绪化等因素都是误解的幕后推手。
如果你不确定与对方之间是否产生了误解,一定要和对方直接沟通并进行再次确认,甚至是多次确认。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障碍可以归结为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人际沟通ABCD模型。
由于语言的局限性,很多时候脑海中想的是A,经过大脑信息处理再通过语言输出时,由于人的表达能力、词汇量等因素最终可能就是相对简化的B了,当对方接收信息时,由于每个人的认知习惯总是更容易接受自己熟悉的事物,熟悉偏好使人更熟练更快速地处理自己熟悉的信息,使B变成了C;又因为前面提到的接收方会进行假设信息填补,使C变成了D: 这就形成了所谓的“鸡同鸭讲、对牛弹琴”的沟通场景。
破解之道如下:

  1. 鉴于语言的局限性,我们要尽量做到多说几句,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减少从A到B过程中的信息损耗。
  2. 学会倾听,全面把握对方想表达的意思,尽可能减少因熟悉偏好导致的信息获取不全。
  3. 学会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去想想事情是什么样的,问题该怎么解决,不要被假设信息填补遮住了眼睛。

沟通中经常会出现误解,误解会导致争论,但我们要明白争论通常都不会有结果,因为双方往往都能找到充足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最后仍然各持己见,达不成统一,这个现象就是争论无果。明白沟通过程中会有多种因素造成争论无果,然而与他人进行争论是丰富见识的一种途径,两人争论不要太执着于结果,那么争论的过程就能让你更为平和地去充分了解沟通中多方的观点和立场,多人争论可以将更多人的观点加以整合,整合的样本越大,就越有可能做出准确、高质量的决策。争论可以作为信息的补充和自我提升的机会。

举例:
大年初七,央视战疫情的报道中特别报道了《最后一道防线是医生》的故事中采访治愈出院的高龄老人时,老人说治疗过程中都感觉很好,然而从主治医生的视角说他是一位相当危重的病人,医生和护士都是做了很多信息的过滤,传递的都是正面积极增强信心的信息沟通。沟通的艺术在这个案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我这几日也备受同事朋友的关心问候,虽然大家接收到的信息都有所不同,处理加工的内容也不同,但是攻克疫情的坚定信心是沟通中明确传递的!医生加油!中国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沟通障碍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