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汉”考古半日游

2019/6/8,世界文化遗产日,经网上报名,参加了一个考古现场参观活动,在太原晋源区新修的晋阳古城附近。

晋阳城始建于BC497年,晋国六卿之一的赵简子派家臣营造,成为赵家的根据地大本营。秦置太原郡,汉设并州刺史,北朝隋唐五代,晋阳地位空前高涨,或都城或陪都,历来为龙兴之所,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下晋阳,为绝龙脉,火焚水淹,千古名城,毁于一旦。

岁月变迁,古城早湮没于历史长河,今天山西的考古工作者欲拨开历史的迷雾,再度探寻晋阳古城真貌。

所至发掘现场为晋阳古城2号基址,约两个学校操场大,因近日有雨,有些发掘的地方用塑料布盖着。架子上摆列了一些出土的文物,供来者学习。

先引起我兴趣的是一架盘旋在空中的大疆无人机,是一位考古队小伙操控的,他说无人机引入考古也就是这几年,可以航拍,精确测绘,然后在计算机里建3D模型,精确度与测绘图纸分毫不差而又更加直观。高科技武器走进了古老的行业。

架子上的文物不算精致,这倒是情有可原,毕竟这里不是盗墓贼的最爱——汉朝大墓,而是建筑的基址。

一件童子诵经壶,首都博物馆有一件同款,是定窑的精品,可惜山西的小兄弟残破。

一件唐三彩的卧狮摆件,下面的孔洞是为了烧制时防炸裂的,山西窑口烧制了许多瓷枕,瓷枕下部也都有孔。

既然是建筑基址,最能说明问题的还是建筑构件。有两块空心砖很是精美,刻有年代,分别是“大魏兴和二年造”(540年)和“大齐天保元年造”(550年),砖上还有“富贵”二字,一方篆,一楷书,可见当时正是文字由篆入楷的时期。另外都刻有神话传说中的“飞廉”,鹿头鸟身,是秦人的先祖,赵国本为嬴姓赵氏,与秦共祖,所以飞廉出现在这里,也许是文化的传承吧。这些砖瓦是特制的磨光砖,制好还要用核桃油打磨抛光,是高等级的建筑材料,结合年代,此地应该是东魏北齐时的宫殿,高欢、高洋父子崛起于此地。

随着考古专家进入现场,有水井的遗迹,有密布的夯土柱基、莲花纹石雕柱础,推测是大门处所立。

现场边上的立面刻有横线,是根据土质的变化区别年代的,一厘米或许上百年就过去了,越下层的年代越古远。

现场中一堆堆放着考古队采集的残砖碎瓦,看着不起眼,其实也是很有信息含量,一种兽面纹瓦当是屋檐滴水用的,专放了一小堆,通过与其他砖瓦数量上的对比,可以知道建筑有几层,推测其高度。

一位热情的考古队员引我去看唐代的车辙,唐代是晋阳的鼎盛时期,这片工地正挖掘到唐代,车辙很深,数道间宽度很宽,目测赶上双向四车道了,可以想象当年“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盛况。

这位小伙子,身量不高,敦厚朴实,谈起考古来眸子炯炯放光。我们很难想象考古工作的艰辛枯燥,这片荒郊野岭他已经工作了两年,远离城市繁华,风吹日晒雨淋,什么时候能结束?是否能有重大发现?都未可知,他们只是默默前行。

他说:车辙是他们用小铲子一点点抠出来的,一干就是一天,仍然觉的很有乐趣。热爱,是最好的动力啊!深深的车辙仿佛通向历史的深处,人类文明的薪火相传,不就是靠这样的人来传递的吗?

短短半日,让我这个考古的“门外汉”往门里望了一眼,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ps:现场有《山西考古那些事儿》首发,购得作者签名书一本。

感谢活动的组织者,感谢考古队以及山博的志愿者同道吴女士、卓玛女士。

你可能感兴趣的:(“门外汉”考古半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