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认识情绪,表达情绪

阅读笔记第284/365天

今日阅读《最温柔的教养》

——做温和而坚定的父母,让爱在对话中流动

[韩]吴恩瑛著  张梦蕊译

第4章 用“耳”倾听,用“口”倾听

066“你也会有不高兴的时候吧。”

如果孩子平时习惯忍耐,在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家长要格外留意孩子的压力。通常来说小孩会通过发脾气、喊叫或吵架来释放压力,但习惯忍气吞声的孩子则选择默默忍受,压力就越来越大。

如果孩子习惯忍耐,我们更应该关注他是否遇到了什么麻烦,或是有没有烦恼。请多问问你的孩子,但问的时候也有技巧。如果我们只是问“你上幼儿园遇到了什么麻烦吗”,孩子可能只会摇摇头,什么也不说。你可以试试这样问,请出声朗读一下吧:

“你喜欢上幼儿园,但偶尔也会有不高兴的时候吧?”

和孩子好好聊一聊,如果发现孩子的确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也可以暂时不去幼儿园。不必担心这样孩子会形成动不动就不去上幼儿园的坏习惯。毕竟习惯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养成的。

067“弟弟(妹妹)有的时候也挺烦人的吧。”

有的孩子会无条件的忍让弟弟妹妹,或是无条件的听哥哥姐姐的话。可以说,他们总是被更强势的兄弟姐妹压制,我们经常需要与这样的孩子谈心。但注意,不可以直接问“你是不是讨厌弟弟妹妹啊”。太单刀直入的话,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感情是一种消极情绪,反而无法袒露自己的内心。并且他们也不是一直都讨厌弟弟妹妹 ,只不过是由于一时的心理压力才感到厌烦,所以很难开口,你可以试着用亲切的语言这样问问孩子:

“弟弟(妹妹)有时候也挺烦人的吧?”

如果孩子坦白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点点头表示同意。“没错,弟弟(妹妹)有的时候的确是那样,通过这种认可,孩子们能知道他们产生的情绪是人之常情。

有时,一味忍让兄弟姐妹的孩子看起来很好欺负。我们可以对习惯忍让的孩子这样说,请出声朗读一下吧:

“妈妈知道,你其实很伤心,你一直在忍。妈妈很感谢你,但是你一味的忍让其实对弟弟妹妹并不好。”

孩子听了可能会问:“那我可以打弟弟妹妹吗?”这时,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你应该明确的告诉弟弟(妹妹)不能那样做。”如果孩子说不出口,我们还可以多引导他开口练习。

虽然孩子即便开口制止,弟弟妹妹可能还是无法立刻改正错误,因为他们年纪太小了,但我们还是要教给孩子,不仅仅是针对弟弟妹妹,当有人欺负你时,不能一味忍气吞声。

我学到:及时关注孩子的感受和情绪,并教给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当遇到不公正的事情的时候,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味的忍让。

068“那也不能推他,你可以告诉他你不愿意。”

有的孩子不高兴时,会伸手推搡自己的朋友。如果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发现孩子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别的小孩抢走了他的玩具,孩子才伸手推的。此时我们可以这样教育孩子,请出声朗读一下吧:

“不能推其他小朋友。

他抢了你的玩具,你很不开心吧?

那也不能推他,你可以告诉他你不愿意。”

孩子经常会做出一些不合适的举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并理解孩子这样做的时间点和理由。家长要了解事情的经过,才能想出易于孩子接受的具体解决方案。

其实,孩子当下可能采取的行动可能只有“推搡”,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发生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除了推搡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我们要教给孩子,并帮助他不断的练习。

069“不论是谁都不行。”

妈妈和孩子约好星期天一起去游乐场玩,但妈妈却突然得了重感冒,于是跟孩子商量下次再去。但孩子却不乐意了,他认为已经约好的事情不能反悔,而且在孩子眼里去游乐场,可是一件天大的事。妈妈也经常教育孩子要遵守约定,所以孩子吵着今天必须要去游乐场。

以孩子的年龄,想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理解当前的状况并心甘情愿的接受是困难的。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强调“无论是谁”这四个字是很重要的。想要化解孩子的委屈,我们需要把眼前的状况一般化。请出声朗读一下吧:

“爸爸不能随便推别人,

弟弟妹妹也不能随便推别人,

你的朋友们也不能随便推别人,

无论是谁都不行。”

“无论是谁”这四个字,会让孩子觉得 ,父母并没有在偏袒谁,并不是因为“你做错了所以只有你要遵守”,这是所有人都要遵守的“生活准则”。

070“你试试对他说:‘那是我的,请还给我。’”

孩子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抢走了,孩子伸手去推他。此时我们还要教给孩子的一点是什么呢?请出声朗读一下吧:

“你试试对他说:‘那是我的,请还给我。’如果他不还,你还可以来告诉爸爸妈妈。”

我们要教给孩子具体的解决办法。平时玩游戏的时候,家长还可以以朋友的身份营造多种情境帮孩子一起练习。

071“说清楚你是因为什么不高兴。”

孩子玩玩具的时候,或许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只见他生气的把手里的玩具扔了出去,差点砸到还在熟睡的妹妹头上。这时,与其训斥孩子说“哎呀,你差点砸到妹妹头,你往哪里扔玩具呢”,不如先问问孩子因为什么不开心,我们要先了解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说明不高兴的原因后,我们可以说:“原来是因为这个不高兴啊,但是,你不能因为心情不好就乱扔东西哦!”

当孩子不小心做错了事时,比起发火,我们应该先体谅他的情绪。

那孩子可能会问:“那心情不好的话,我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应该怎么回答呢?你可以说:“你可以跟妈妈说,你的心情不好,比如‘妈妈,我生气了’,我们不能因为心情不好就乱扔东西。因为我们乱扔的东西,不小心可能会让别人受伤,所以不能因为心情不好就乱扔东西,生气是可以的,这个行为不好。

孩子问:“妈妈你也会生气吗?”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会呀,妈妈也会生气,但是妈妈不会因为生气就把平底锅扔出去。”

请出声朗读一下吧:

“你可以跟妈妈说你的心情不好,

比如‘妈妈,我生气了’。”

“不能因为心情不好就乱扔东西,

生气是可以的,但这个行为不好。”

072“告诉妈妈,你想要什么?”

一年级的孩子正在玩折纸游戏,只见他把纸折成三角形又展开,接着又从另一边折成三角,孩子嘟囔着说:“不对啊,应该能整好几个的……”然后开始发脾气。我问到:“你想折成什么样子啊?”但孩子并不仔细说明,只是一个劲儿嘟嘟囔囔:“不对呀,在幼儿园学过,不是这样的……”

当孩子这样的时候,我们常说:“你生什么气呀,爸爸这不是陪你玩得好好的吗?”“妈妈说过没有,不要这样嘟嘟囔囔的,有什么话就直说!”

在这种情况下,还有更好的表达方法,请出声朗读一下吧:

“告诉妈妈,你想要什么?”

当孩子越是经常一个人嘀咕,我们越容易忽视孩子这样做的原因。

请好好听听孩子的想法吧,就算孩子一直嘀嘀咕咕地说些听不清楚的话,但神奇的是他们一直没有停止表达。我们应该好好倾听,发现问题后,能帮助解决的就帮助他们解决,这样才能治好孩子爱一个人嘀咕的毛病,如果只是说“不要嘀嘀咕咕的”是无法帮助孩子改正毛病的。

073“我们是为了好玩才玩的,没必要这样闹脾气呀!”

孩子在对着书折纸的过程中,似乎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发起了脾气。我对孩子说:“折一个三角形,既可以是一座小山,也能当头上戴着高脚帽,你想怎么折就怎么折,本来就是为了好玩才玩的,我在陪你玩啊。”孩子听了我的话后,稍微镇定了一些,乖乖点头应允。你也可以像我这样说,请出声朗读一下吧:

“本来就是为了好玩才玩的,

没必要这样闹脾气呀!”

当孩子哼哼唧唧时,我们也需要教给他们一些道理。但在讲道理之前,我们要先想办法安抚孩子的情绪,要倾听他们说的话,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孩子越是哼哼唧唧,问题可能越多。我们帮助孩子把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后,孩子才能觉得安心。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进一步教给孩子:遇到问题不要只是哼哼唧唧,要想办法去解决。

074“从今天起,你自己来准备明天要穿的衣服吧。

要和孩子一起出门,眼看快迟到了,孩子却不想穿妈妈挑选的衣服,嚷着自己要重新去挑。此时,请不要说:“你怎么不早说呀?”因为这么说,相当于把造成问题的原因都归结到孩子身上。但是仔细想想,妈妈并没有提前问孩子想穿什么衣服,妈妈也是有责任的。你可以这样说,请出声朗读一下吧:

“哦?原来你不喜欢妈妈挑选的衣服啊,那么从今天起,你自己来准备明天要穿的衣服吧。”

如果孩子还是一直闹脾气,你应该用不容置喙的语气斩钉截铁的告诉他:

“现在来不及了,

我知道你不想穿这套,

但今天先穿上。”

听完了这句话,孩子有可能会跺脚耍赖甚至大哭大闹,你万万不可被他惹怒。请记得,孩子这种情绪化的反应是非常正常的,你只需要帮孩子穿上他不想穿的衣服,然后一把抱起他出门就好了。这样,孩子会明白你是在说“妈妈明白了你不喜欢这套衣服,但是现在必须出门了”。

075“我知道你不舒服,但是不穿会冷,不能不穿。”

有些身体很敏感的孩子,在穿衣服时会很麻烦,比如两只袖子必须一样长,衬衫的领子不能翘起来,裤子裆部不能太紧等。

在凉风瑟瑟的时节,有的孩子却闹着不穿外套,这时应该如何是好呢?我们要先表示理解孩子的心情,展现出自己对孩子的同理心:“你觉得袖子撸下来很不舒服吧?”如果孩子说“是”的话,我们可以这样说,请出声朗读一下吧:

“我知道你不舒服,但是不穿会冷,不能不穿。”

孩子可能会说:“我要穿短袖,我不喜欢穿长袖的衣服!”这时你可以说:“知道了,那么在车里的时候穿短袖,等到了幼儿园下车的时候就要穿上外套,只穿短袖太冷了,不可以不穿外套。”

在车里可以打开暖风,就按照孩子的意思让他穿着短袖,下车的时候就按约定给孩子穿上外套。这样留有商量的余地,孩子会乖乖听话的。

当孩子闹脾气时,我们要学会留有余地的商量,或是从眼下的状况中跳脱出来,这招非常奏效。一直在同一个地点、同种情境下和同一个人争执不休,是很难转换心情的。从当下的困境中跳脱出来,孩子的心情也会大有不同。

我们不要试图去长篇大论的解释外面有多冷、会不会感冒,为什么要穿应季的衣服等。我们常常会误会,觉得不管自己的话有多长,只要语气温和、不对孩子发火就没问题,但很可惜,不管我们有多温和,话说得太多就会变成“唠叨”。这种“唠叨”会让敏感的孩子厌烦,其实孩子不是不听话,他们可能只是对话语比较敏感,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076“能告诉妈妈什么时候让你讨厌了吗。”

即便孩子对你说:“妈妈我讨厌你,如果你不是我妈妈就好了!”也请不要怀疑,孩子深爱着生养他的你。

我们要知道孩子是会对妈妈生气,甚至讨厌妈妈的。其实,即使我们爱孩子胜过爱自己的生命,我们也并非一年365天每时每刻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吧,我们也会有生气或讨厌他们的瞬间。孩子也是如此,他们不会每时每刻都100%的爱我们。因此,他们完全有理由说出“妈妈,我讨厌你”这样的话。

我非常理解你们的心情,但即便如此,孩子们这样表达出来也比憋在心里好的多。虽然很难,但我们应该努力去坦然地接受孩子的言行。

请深信,即使是在孩子说着“讨厌”的瞬间,你仍然是他最爱的人,这一根本事实不会改变。

当孩子说讨厌妈妈的时候,请不要反击说:“你说什么混账话呢”或是“哼,我也不愿意当你妈妈”,“你这样的孩子我真的养够了”。你可以装作好奇的样子问孩子:“我最爱的宝贝,为什么会对我说这样的话呀?”

如果很好奇孩子到底为何说出这样的话,那就直接问你的孩子吧!请出声朗读一下吧:“原来你会讨厌妈妈啊!能告诉妈妈什么时候让你讨厌了吗?”

077“是因为妈妈没答应你才讨厌妈妈的啊。”

孩子一边说讨厌妈妈,一边可能会说出昨天妈妈没有答应的某种请求。此时,你可以这样回应:“啊,你是因为妈妈没有答应昨天的请求才讨厌妈妈的吗?”如果孩子承认,我们可以说:“原来如此,讨厌妈妈的心情如何呀?”令人意外的是,大多数孩子的回答都是“伤心”。那么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为孩子梳理他们的心情:“因为妈妈没有答应你的要求,所以伤心了呀。”当孩子说讨厌父母的时候,其实内心是很受伤的,并非厌恶和憎恶。

当然也会有孩子回答“生气”,此时只要换个词说“因为妈妈没有答应你的要求,所以生气了呀”就好了。请出声朗读一下吧:

“原来是因为妈妈没有答应你的请求,才讨厌妈妈的啊。”

如果能够答应孩子的要求,我们可以说“妈妈可以答应你的请求”,然后尽快帮孩子实现。如果是无法是答应的事,你可以对孩子说:“妈妈真的很爱你,但这件事不能答应你。”不能答应孩子的事情,就算孩子再怎么“嚷着“讨厌”,我们也不能心软。此时,请不要多费口舌,也不要批评孩子,只需要说“不行”就够了。

078“湿漉漉的很不舒服吧?我来帮你吹干。”

有时候小孩子说“美”或者“讨厌”,可能并不只是为了表达字面意思。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话里体会他们的心情。

有的孩子心思敏捷,性情夸张。当他不小心把水洒在衣服上湿了的衣服,这时湿衣服就让他的心情变得很糟糕,孩子于是就嚷嚷着要脱掉衣服。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这样说,请出声朗读一下吧:

“湿漉漉的衣服很不舒服吧,但是脱了衣服会感冒的哦,我来帮你吹干吧。”

当你帮孩子把衣服吹干时,孩子的表情会放松下来,然后,孩子会突然对你说:你好美啊!”孩子此时说的“美”并不是夸我“漂亮”的意思,他其实是在说:“谢谢你理解我的心情,谢谢你让我放松下来。”

很多时候孩子的话还蕴含着更深层的含义。他们的表达方式与我们的有天壤之别,所以我们不能仅用自己的生活阅历去解读孩子的话,而是应该用更广阔的胸怀去理解孩子。

079“弟弟惹得你很不开心吧?”

孩子有时候会说“如果我没有弟弟就好了”,这时,请不要教育孩子“弟弟是很珍贵的家人,我们全家都要爱他照顾他”。孩子只是在单纯的倾诉自己的情绪,我们只要接受这份情绪就好了。请出声朗读一下吧:

“我们XX,很伤心吧,

弟弟惹得你很不开心吧?”

我们常常会把他人流露的某种“情绪”误解为某种“想法”,别人其实只是在倾诉自己的内心,我们却将他理解为带有某种意图的想法。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去判断孩子的想法是对是错,有没有用。我们还会为了纠正孩子的想法而试图说服孩子,如果说服不成,我们还可能发脾气或强迫孩子转变想法。

请不要这样。当他人倾诉情绪的时候,我们照单全收就好了。比如丈夫说“我好累啊,真想辞职不干了”,我们只需要回应:“都累得想辞职了,真是太辛苦了。”千万不要把丈夫的情绪理解为某种意图,然后反驳道:“就你累吗?我也累死了!人活在世界上谁不辛苦啊 ,你辞职全家喝西北风吗?你怎么一点责任心都没有。

080“原来你累到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啊。”

孩子有时会说:“我要是没出生就好了,我真不想活了。”听到这样的话,你一定会吓一跳吧,也会感到手足无措,孩子究竟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你好不容易回过神来 ,对孩子说道:“你怎么这样想啊?这样想是不对的,生命是多宝贵啊,你不能这样想。”

但孩子并不是真的要去死,他只是现在太累了,才产生了这样的心情,他需要你的帮助。这是,你可以试着这样说,请出声朗读一下吧:

“原来你累到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啊。

爸爸以前都不知道,真是对不起。”

同时请用温和的语气问问孩子:“”你能告诉爸爸遇到了什么困难了吗?

追随孩子的内心,才能帮助孩子,才能触及孩子的心灵。人都会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和疲惫的心情告诉自己最亲近或者最重要的人。孩子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去考虑孩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了这么极端的话,孩子对我们说的这些话的原因是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孩子认识情绪,表达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