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写作专题为“老师”,拿到这个主题,我就陷入了沉思,老师,这个主题能写的内容,似乎太多了一些,可是无论写哪一个方面,又觉得写不出分量。眼看到了交作业的时候,一夜辗转间,不由问自己应该如何做老师?我决定怎样做老师?
每次提到这个问题,脑子里面首先蹦出来的,是上师范时班主任指着学校一块大石头给我们上课的场景。那块大石头树立在师范学校的正门口,非常显眼的位置,石头的左右两边各有一棵颗郁郁葱葱的松柏,两棵树的枝叶,于空中连在一起。于是无形当中就让人觉得有一种厚重、沉稳的气息。
那块大石上写着八个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年班主任就是字字清晰的为我们解释了这八个字,勉励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有扎实学识、高尚情操的人。班主任老师一边讲,很多同学都紧闭着嘴巴,一句也不敢说,因为当时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深入,也并没有去践行。
当年班主任老师对我们说:“只有老师有了一桶水,才能教给孩子一碗水。“这一桶水如何取得?我的班主任说:“读书”。在石头的右边,就是学校的图书馆。老师介绍完沉甸甸的八个字,指着右手边四层的办公楼说:“这就是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你们可以办阅读卡,免费借阅。”
当时我对老师的话理解不深,虽然我是第一批办借书卡的学生之一,尽管我一头扎进了图书馆,但是大多是为了追故事情节。所以当时选择的书大部分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另外爱读的就是国外经典小说,比如说《简爱》《飘》《罗曼罗兰》《安娜卡列琳娜》……除了看国外优秀小说,中国著名的小说我也看《穆斯林的葬礼》《骆驼祥子》《狂人日记》……
师范时读了这么多的书,要说这些书的作用,也是有的,他让我的心中有了广阔的天地,体味到了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使我知道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一本本书,打开我视野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这些看似无用的工夫,让我看上去像“语文老师”。
不过,我读书比较粗糙,至于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又为什么写这本书,是完全不考虑的。甚至读完后,经常张冠李戴的把人物搞混。我也从不肯认真的去读需要思考的书本,更不会践行书中的道理。这种粗糙的阅读方式,也直接影响到我的教学。
上班之后我接触到的优秀老师越来越多,越来越觉得我的班主任说的太谦虚了,老师不应该是有一桶水,而要把自己变成汪洋大海,只有如此,才能任由孩子在这边海中自由自在的采颉。无意间听到过这样一个句子“人与人交往,靠的是肚子和脑子。肚子决定你的包容和气量,而脑子决定了你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如何做老师,不就是要有肚量,有脑子吗?
脑子的广度,靠的是日复一日的长期积奠,要读有用之书,也要读无用之书;读专业书籍,也要读人文史哲……读的多啦,见识自然就广了,思考问题就不会太片面。
而思维的深度靠的是深阅读,如何深入阅读,这是我从来都没有做过的事情。这几年在向名师学习的过程当中,发现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博学。信手拈来的典故,脱口而出的精彩词句,常常震撼到我,我就开始思考,为什么同样爱读书,他们能把读到的知识转化出来,而我只能含含糊糊的说一星半点儿呢?
差别就在于他们读的细心,专注,差别在于他们是在深阅读,而我是在浅阅读。如何进行深入阅读?首先要抱有一个态度问题,以自己积极主动的一种阅读兴趣投入其中,完成最基本的阅读内容的检索,知道作者在书中写了什么,又是怎么表达清楚自己的思想观点的。其次就要继续发问,书中的这些观点对自己有什么影响,书中的观点,自己是不是赞同?接着就要继续想,合上书本之后,书带给我的最大的启发是什么?也就是要根据自己的思考,找到书中最核心的思想。最后便是更高级的主题阅读模式:这本书中的思想还有哪位作者也提出过?然后要将不同作者提出的同一观点进行对比,找到同一观点的相同之处,发现不同作者对同一观点的理解与表达差异,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维。
当我以语文教学为实践,要求自己这样去读书的时候。于是关于语文的很多知识点,由原来的模棱两可,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也就发现了深入阅读的好处。自身的改变,也会影响到教学,我会不自觉的带动孩子进行深入的阅读。于是课堂上那种浮浮躁躁的,表面的繁华逐渐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令人心醉的思考的声音。
做一个丰厚而博学的老师,仅仅依靠海量阅读及深度的阅读,还是不行的,还要靠大量的积累。出口成章,下笔有神,缘自于读万卷书。在梳理名家教学思想的时候,发现所有的语文名师都特别重视语文的积累。在读有关董卿的介绍时,也了解到董卿随身都会携带一个小本儿,记录自己看到的优美词句,并且把它背下来,看到这些也就突然想到,所有华丽的背后,必然有一段孤独与寂寞的积累,只有经历了这种隐忍与孤独,才能有化茧成蝶的美丽绽放。
如何做老师,做什么样的老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思考并回答。那么我给出的自己的第一个答案,首先是做一个丰厚而博学的老师,既然我在从事语文教学工作,那就必然要培养自己,让自己的身上有那种浓浓的语文味儿。语文味儿,比任何香水的味道来的都更真实,然而,这种味道很难得到,唯有在长期的熏陶浸润中,才能得其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