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散宗室是个啥东东?——闲读《随园诗话》(216)

【原书补遗卷一·六一】

鳌沧来明府有妹名,为紫庭太史之女。性爱吟诗,年十六,适四品宗室魁明,年二十而寡,守志抚孤。尝寄沧来云;“织尽人间寡女丝,三更涕泪一灯知。近来焚却从前稿,不为怀兄不作诗。”“儿女干啼湿哭余,偷闲才得寄家书。望兄好继襄勤业,莫使官声竟不如。”沧来,襄勤公成龙之曾孙也,历宰吴下,清慎勤敏,绰有祖风。

于鳌图,(1750年—1811年),字伯麟,号沧来。于宗瑛长子,举人。部选福建海澄知县,历任金山(上海)、震泽、昭文、常熟等5县知县,太仓知州、徐州知府、苏州知府、江苏按察使等职。著有《习静轩诗文集》共计二十七卷,自传年谱《沧来自记年谱》一卷,现存国家图书馆。原书刊刻为”鳌沧来“,可能是脱落字所致。

于洁,汉军旗人。尚书、襄勤公于成龙孙女,江苏按察使鳌图妹妹,宗室魁明妻。

紫庭太史,指于宗瑛,字英玉,号紫亭,汉军镶红旗人,襄勤于成龙之孙。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官历翰林院检讨、江南道监察御史。性简淡,不趋荣利。工诗文,著有《来鹤堂全集》十五卷。书学颜真卿,参以苏、米两家。极苍古浑厚之致。山水得清閟(倪瓒)三味。间作写意人物及花卉、禽虫,颇有天趣。

魁明,清宗室。(资料缺)

干啼湿哭,意思是哭哭啼啼,出自《北齐书·尉景传》:“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

襄勤,是康熙朝名臣于成龙的谥号。于成龙,(1638年—1700年),汉军镶红旗人,字振甲,号如山,谥襄勤。

【闲言碎语】

袁枚选录于洁之诗,撰写成本条诗话,在我看来,大概率是看在她是于成龙孙女、于宗瑛女儿、鳌图妹妹的面子之上,送个人情。鳌图在苏州、江宁做官多年,亦喜诗文,与袁枚交往颇多,且家世显赫,选其妹妹诗文入集,既可密切与鳌图关系,也可抬高《诗话》身价,彰显自己朋友圈皆为公卿贵胄。以袁枚经营随园日进斗金的一等一的商业头脑,算这点小账简直不用过脑子。

诗话记载,于洁作为名门闺秀,嫁给了四品宗室魁明。今天我们简单说说清朝的宗室。

所谓宗室,就是皇家子弟,严格地说,对君主父系男性血亲的称呼。但是,多大范围内的父系男性血亲为宗室,各朝规定不同。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自称皇帝。追认父祖曾高四代先人都为皇帝,同时规定以清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子孙为“宗室”,其余伯叔兄弟旁支子孙称“觉罗”。这样,清朝皇族就分为宗室和觉罗,宗室腰系黄带子,也被称为黄带子:觉罗腰系红带子,也被称为红带子。革退宗室者系红带,革退觉罗者系紫带。八旗子弟腰带通常为黑色和蓝色。将皇族区分为“宗室”与“觉罗”的制度,既确保了皇族宗室核心层不是很多,又团结了核心层外的皇族成员,对清军入关及巩固皇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宗室就要有爵位,不然无以体现宗室尊贵。所以,清朝宗室爵位设置为十二档: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皇帝的儿子可以直接封亲王,也可以封贝子。从亲王到贝子基本上皇帝的子嗣,属于近亲宗室。贝子以下就属于次等和远亲宗室了。皇子直接封亲王很难,一般封贝勒。康熙成年的十多个儿子,封亲王也不过6人。

清朝爵位继承还实行逐辈递减世袭递降,就是一辈降一级,比如说你是亲王,只能有一个儿子袭爵,基本上是嫡长子(或者皇帝指认)只能世袭成为郡王,嫡长孙世袭成为贝勒,再往下就是贝子。以此类推,最后就是奉恩镇国公了。到奉恩镇国公保底,不再下降了。朝廷给你这一脉一份钱粮直到永远。袭爵者以外的其他子嗣必须通过皇室考封制度才有可能被封爵。清朝对宗室还有一条特殊规定,就是想参加科举考试的,必须先出籍,也就是放弃宗族成员资格。据说是为了防止宗室子弟迷恋诗文,丢弃了弓马。这条规定,还真卡住了不少宗室的科举之路,毕竟,科举登第绝非易事。没有绝对把握,真没有人敢扔了铁饭碗去挤这个独木桥。清宫剧里常说的“世袭罔替”,就是指世袭不降等级,俗称“铁帽子王”。整个清朝,清初功封八个、后来恩封四个,共计十二个,可谓少之又少。

由于爵位都要世袭降等,根据这个袭爵方式和嫡庶有别的原则,必然会导致有些宗室无法取得爵位,这些人被称作“闲散宗室”。闲散宗室本无品级顶戴,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帝觉得闲散宗室“谱列银潢,名登《玉牒》”,却“身无职级,竟至与齐民无别”,有辱皇室风采,于是钦赐闲散宗室着四品顶戴、武职补服。但也只是穿穿衣服而已,并无实际官职。物质待遇方面,清朝规定凡闲散黄带子男丁,10岁以下每月发二两银子,20岁后发三两银子,同时每年给米四十二斛二斗。红带子男丁,20岁起,每月发二两银子,禄米减半。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及红白喜事均有福利,大概有12—20两银子的补贴。闲散宗室的俸禄按照当时的标准,比百姓人家略强一些,但人口多的闲散宗室,则生活艰难。于洁嫁给的四品宗室魁明,应该属于闲散宗室,没有爵位,没有官职,日子过得估计一般。加上魁明早逝,于洁的一生命运基本定格在“清苦”二字了。

于洁的曾祖父是康熙重臣于成龙。于成龙(1638年—1700年),汉军镶红旗人,字振甲,号如山,官至直隶巡抚、兵部尚书、河道总督,谥“襄勤”。为啥要说得这么清楚,因为在同时,还有一位重臣与其同名同姓,二者还同时在江南为官,稍不注意就弄混淆了。于成龙(1617年—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官至直隶巡抚、两江总督,兼管江苏、安徽两地巡抚政事。在任上去世。追赠太子太保,谥“清端”。由于于北溟大于振甲22岁,遂以老、小于成龙称呼区别。小于成龙由直隶通州知府(从五品)越级提拔至江南江宁知府(从四品),还是老于成龙专折向康熙皇帝举荐请示的。老于成龙被康熙帝赞为“天下第一廉吏”,其在两江总督任上去世时,身边无一亲人,丧事祭礼等均由小于成龙全程安排料理。

小于成龙属于八旗子弟,其养父于得水为镶红旗汉军都统、三等轻车都尉。小于成龙自己后来也以军功得授骑都尉爵位。但从史料上看,其长子早逝,次子永裕,世袭的是祖父于得水三等轻车都尉爵位,其他儿子,没有爵位。由此看来,世袭爵位只能是一子世袭一个爵位,就高不就低。

你可能感兴趣的:(闲散宗室是个啥东东?——闲读《随园诗话》(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