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路上1

做商业项目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问卷调研,最近在做问卷调研的时候请了几个学生帮忙,结果是给我们做了一批假问卷,并且把能做问卷的时间给浪费了。事后反思,其实在当初他们有造假端倪的时候就应该果断把他们开掉,但我却想着敲打和监督会有效果,于是给了他们二次机会,结果却是双输。

做为客户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问卷调研其实是个相当专业的工作,只是大部分KFS都不太重视,而顾问公司出于成本考量也不太重视,所以,从起始的问卷目的,问卷设计,到问卷执行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到最后就是问卷结果并不足以反映实际情况,甚至问卷只为结论服务。

解决之道在于甲方起始就要重视这件事,参与进来和乙方共同推动去做,并且是深入去做才会有成效。真正专业的甲方其实是舍得在这块投入的,反倒做为乙方受限因素比较多,做的不够深。


跟安徽某县城一楼盘销售经理聊天,他们是当地规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的楼盘,一期房源1700套,去年10月推盘,到今年10月基本售罄,期间当地房价在这一年间涨了大概1500元/平米。

卖得好的原因,一是当地拆迁以及改善性需求助推,加上周边乡镇客户(在外打工人员)购买;二是,这轮房产周期助推导致县城楼盘大部分无可售房源,同时客户对未来预期的看好。

可能中国还有好多县城都在发生这样的楼市传奇,市场的潜力超过你的想象和经验(中国有2800多个县)。

做为砖家的我常常固执的认为这些小县城没有前途,你看县城只剩下了老人,妇女,孩子,县城没有一个像样的商业,唯一的大牌就是KFC,县城的人口近几年在持续外流,.....

但那些打工在外的人还是要在县城买个房,或者投资个商铺啥的,这个或许才是中国更广大县城楼市的真相吧。


游走于内地四、五线城市的一大感受是,过往的楼市黄金周期造就了一帮浙江、福建老板,你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眼光,早早的扎根于我们那早已离开的家乡,在极其不规范的市场里,从一个小楼盘慢慢成长为一个当地的大房企,甚至能拓展到外地市。

他们的名字是XX建材城,XX商贸城,XX欧洲城,......

城市化进程的大机遇下,一大部分人走的路是去北上广深打工/创业做中产,少部分人走的路是去中国广场的三、四、五、六线城市做房产,颇有点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既视感。

两种思路,两种生活方式,你可能会说这是上个时代的玩法,但在这个时代我相信依然有这两类人,两种选择。

假如是你,选哪个?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在路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