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

为什么想了20年的健身计划无法有效实施?

为什么决定要每天写日记还是会半途而废?

为什么普通人持之以恒做一件事情难于上青天?

答案都在今天的一洋晨读:《微习惯》这本书里。

想想自己数十年人生中无数次宏伟计划的中途夭折:

比如和出版社签订写书合同,一个月内提交二十万字的稿子;结果写了不到三分之一,先把自己累趴下了,以后的出书计划,就再也提不起劲,一拖再拖……

早晨跑步,最长的一次坚持了两个月,身体强健程度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全是靠意志力撑着,有一次加班太晚第二天实在起不来,这一个中断后就再也没坚持住……

还有想了无数年的瘦身计划,只要晚上不吃饭或少吃,我就能很快瘦下来。可因为常常需要脑力劳动,撰稿什么的,不吃饭会饿,影响思路,所以每次减掉十几斤自己又忍不住要吃宵夜,于是再度打回原形……

从小,我就不认为自己是天资平庸的人。惟因如此,总是习惯于将目标定得很大,难度定得很高,总想挑战自己的极限,却对那些微小的积极习惯不屑一顾。

这样做的结果,虽然让我曾经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因为逼迫自己的感受过于艰难,往往无法形成永续机制。就像很多运动员在役时超强度训练,一到退役可以不用训练,就连基础的体型都保持不了。

自从我告别了工作时每天加班加点到深夜的人生,可以有大把的自由时间自己支配,我就如同翻身农奴把歌唱。书不看了,稿子不写了,每天睡觉睡到自然醒,大吃大喝,游山玩水,自由散漫到极致,再也不去锻炼。

当然这个极端的呈现带来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一段时间后,我甚至连打开电脑提交一个表格的能力和意志都没有了。这让我不由心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呀!

重拾学习的习惯,始于每天六分钟的一洋拆书音频。以往别人给我发一段动辄1小时两小时的讲课音视频,我连点击的欲望都没有。但六分钟的拆书音频,给了我每天坚持去听的好奇和动力。

然后就是每天十分钟的晨读,也是很简短,但坚持起来不费劲,我就也开始每天都听了。一开始还是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但不管是白天八点还是晚上九点,我能做到每天听晨读了,这是一个坚持习惯的良好开始。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闲散了几年的作息习惯得到了调整,并且是润物细无声的改变,就是每天六点半,我能准时收听群里一洋老师的直播了。

在这样轻松地养成习惯后一个多月,从今年六月中旬开始,我就每天写晨读感悟了。现在想来,能够坚持下来的原因,在于我们给自己一个很大的压力,就是晨读感悟必须写多少字,我觉得哪怕每天写一段话,也是好的,起码能重拾我这个写作能力。

从最开始的每天一段话的感悟,到现在接近于一篇书评。我很感激一洋老师榜样的引领,如果不是在这个场域,如果没有大家集体的共振能量,我恐怕很难坚持这样至少每天有一篇独立的书评产生。

当然,特别提醒自己的一点,就是不要掉到过去的陷阱里,不要在做好既定目标的基础上不断给自己加砝码。过去我一开始给自己定一个较低的目标,为的是完成目标后层层递进,但我发现,无止境的提升让我对自己焦虑无比。可是现在,我就不给自己施压,反而很多好习惯就自然养成了。

比如,我知道自己不能坚持跑步,我就给自己定了目标,早晚散步;不管走了一百米还是一千米,这个散步的动作完成,我就很开心。不知不觉就坚持了两个多月。

从开始走上心灵成长之路,我就知道和领会了感恩日记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但总是断断续续不能持久,经由每天坚持听晨读以及写晨读感悟,我竟然第一次做到近两个月每天持续不间断地完成感恩日记,构建感恩之永续能量场域。

还有让女儿在荔枝微课上念诵唐诗,给她提的要求是念两遍就好,并不是背诵,所以这一个多月,孩子竟然也坚持下来了,我们都体会到了持续读诗的美好感受。

听一洋晨读,表面看是在每天听十分钟的晨读,但这个持续的习惯一经形成,竟会在我们的生活发生多层次的改变,一个动作下来,形成了一系列良好的习惯。唯有感恩,唯有把这种美好分享给更多寻求改变的人。

我十分赞赏和感激,今天是我在一洋晨读,听的第84本书,美国斯蒂芬•盖森所著的《微习惯》,谢谢,谢谢,谢谢!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