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一意孤行”删除《卖油翁》最后一句。笔者:没必要!

近日语文课本中《卖油翁》最后一句删除,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及网友的议论。那么为何删除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我们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有着穷极一生都研究不完的国学文化知识。那么当下,在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肯定是要多学习一些学科。那么他们有那么多的精力学习这庞大的文学体系吗?这就要求语文课本的编辑稍做改动了!


我们就拿唐诗三百首来举个例子,中国的古诗就仅仅有三百首吗?若果你认为中国的古诗只有三百首,那么你肯定是个不合格的中国人。是的,中国的古诗不止三百首,这三百首只是挑选后的精华古诗。还有一些古诗没有筛选进去,但是,它们中的好多也都是千古诵读的名句,只不过没有编辑在内而已。



语文课本中《卖油翁》虽被入选,但近期我们发现其中的最后一句话被删除了,删除了之后我们发现整篇文章也没有之前那么文辞闪烁。那么教育专家一意孤行删除课文最后的内容,是何原因?

《卖油翁》这篇课文是欧阳修的作品之一,这篇课文讲的是康肃射箭特别多厉害,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射箭能手。每次射箭基本都是百发百中,这也因此导致他这个人特别骄傲自大,每日到处找人与他切磋射箭。有一天他在射箭期间遇到了以为卖油的老翁从他跟前经过,他就放下担子看去。




康肃公看到卖油翁就更加的卖气的射箭,几乎是百发百中,老者看了就只是微微的点头,这下康肃公就不高兴了,就嘲笑他说:“你是不是不懂射射箭我的箭射的这么好,你就只是点点头?”老人听了就阿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并且在葫芦口放了一个铜钱,接着他慢慢地将有注入葫芦里,可奇怪的是,一滴油都没有滴在铜钱上。





最后对康肃公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意思就是这只不过是孰能手巧罢了,康肃公听了笑着将他送走。到这里文章也就结束了。但是全文的精华“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zhuó)轮者何异”却被删除了。


在这句话包含了2个典故,分别是“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庖丁解牛说的是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和肩膀靠着的地方还有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都哗哗作响,当刀子刺进去的时候响声更大。奇怪的是,发出的这些声音竟然同两首名曲的节奏相似,这都是技艺高超,用精神去接触牛而达到了熟练地技法。


轮扁斫轮从前,有一个人叫轮扁。有一次,他看到齐桓公在读书,就上前好奇地问他看的什么书,齐桓公说是圣人之言,轮扁就说这些都过时了,根本没必要看。齐桓公听到轮扁这么说就想着我读书,一个做轮子的怎么能议论呢,除非你讲的有道理。轮扁回答道:“我是从做车轮看出来的,砍木材做轮子,轮孔宽了就会滑脱不紧固;轮孔窄了就会紧缩轮辐滞涩难入,只有不宽舒也不紧缩的轮子,才最得心应手”。







这里面的道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的,做轮子尚且如此,那你读书要是不能真正的领会其中的意思,又有什么用呢?


这2个典故都强调做事情要经过反复实践练习,才能体现它真正的价值。但是在轮扁斫轮里还暗含了“读书无用论”。因此,为了避免学生看了为自己不读书而找借口就把最后一句话删除了。

庄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当然这句话被好多老师用来激励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好好学习。是的,乍一看上去这句话是很励志。但是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很多老师却不愿提起,后半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这句话指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无限的知识根本就不现实。其实庄子的这番言论是要告诉我们要知道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而不是什么都学。这是一个比较深层的辩证法,学生还小他们并不能够懂这些。因此,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也只好不提了。


但是编者认为,学习就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既然是经典,就不能因个人喜好随意删改原文,这样做似乎不合理。那么,对于《卖油翁》中删减的最后一句,你觉得有必要吗?

欢迎留言区讨论!不见不散!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专家“一意孤行”删除《卖油翁》最后一句。笔者: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