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往空白处去读,收获最多

感谢您的阅读

今天被币范一篇文章吸引住了,本着传播价值是每个写作者的天份,把文章的精华结合自己的感知一并奉献出来。

1:知识的本质是建立新旧联系,读书的时候没有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只是粗略的知道了作者的概念而已。

首先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信息更容易记得牢固一些,并给出了答案,和自己息息相关程度比较高的信息更容易记得。

自我感想:这句话直击我心,回忆了一下,那些能够触碰到自己的知识都是和自己当下所面临经历的事情息息相关的,比如正处于热恋状态,朱生豪的情书便会打动自己,比如正在进行时间管理,叶武滨的高效能人士便如中送炭,比如正热衷写作,史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便自然成了枕旁之物。

个人感觉,结合自己当下刚需针对性的去学习,收获可能更大。

文章中又提到了知识的本质是什么,知识的本质不是新信息而是新旧之间的联系,只有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足够强的联系,我们才能更好的消化和理解新信息。

我们目前的读书仅仅是顺着作者的思路往下读,而没有和自己已经有的信息框架思考建立起相应的联系,所以记忆并不牢固,更加容易遗忘。

自我感想:谈到这点我深有感触,[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经典电影,去年看的时候被安迪的长期坚持所打动,从壁垒森严的监狱逃出升天,其实只是片面的看出了坚持的力量。时隔一年之后,重新再去审视这部作品,我突然意识到,难道这部电影除了讲长期坚持逃出牢笼吗?

电影里的[肖申克]是物理的牢笼,而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肖申克,这是一种精神的牢笼,因为我们每个人不可能身处监牢,但每个人却都有精神枷锁,我们如何逃出自己精神上的肖申克呢?

所以,这便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他又横亘出了更多的思想火花,而这些火花是永远不会熄灭的。

2:读书的时候没有目的和问题,没有预期。

大部分的人读书是很随意的,没有带着自己的目的问题,所以书籍上的内容对于读者来说都是重点,没有区分,没有花费功夫和时间,大脑会觉得这些信息不重要,就会被作为垃圾过滤掉,这是人类大脑长期自然选择的过程,所以一定要带着目的,带着自己的理解框架去阅读。

自我感想:其实这段话讲的就是要有针对性的去阅读。

满漫无目的的阅读只能是身从百花过,片叶不沾身。

举个例子:有一次写文章的主题是关于认知的,大家知道吴军老师出过一本书叫[认知],阳志平也编纂过一本关于认知的书叫[认知尺度],正好我的书架上有这两本书,它们便有了用武之地,这种这种针对性的阅读让我对认知有了更全面更广阔的认知,知道了认知心理学这门学科,原来认知是和心里有很大关系的,这刷新了我的脑壳,扩展了我的知识版图,

3:读书之后没有进行间隔测试导致信息的储存强度比较低。

很多人都知道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虽然这个理论并不完全科学,但也足够证明,人的记忆需要不断的巩固是基本的事实。

威尔史密斯曾经说过:重复,就这么简单。

而重复点滴是成就神技的唯一道路,写作如此,锻炼如此,人生如此。

自我总结:书往空白处读。

南怀瑾老师读书总会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心得问题或评语,我也照单全收的学起他来,读书时总会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体会感想和疑问,尤其是提出问题收获最大,因为顺着问题去探究的那些答案,就像秋收时孩子们在麦田捡起的麦穗,是惊喜,是意外的获得。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往空白处去读,收获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