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翻译:For “to be” and “not to be” co-exist,
There cannot be one without the other:
without “difficult”, there cannot be “easy”;
without “long”, there cannot be “short”;
without “high”, there cannot be “low”;
without sound, there can be no voice;
withou “before”, there cannot be “after”;
The contrary complement each other.
解释:人生,不过就是在“有”和“无”之间寻找平衡。
老子告诉我们,所有的条件都是互相比较才出现的。我们不要认为这个条件是永恒的,您追求一个永恒的标准是没用的。
学到的新知识:
“音”是指单独的声响,比如说敲一下钟——“当”,这就是“音”;而“当——当——当——”,几个音组合在一起,有高低的时候才叫声。再引申到我们常说的音乐的“乐”,是指把“声”再组合起来,组合成连起来的音符。所以,音、声、乐这三个字,在古代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我的读后感:
在这一节,老子从不同角度来论述一个道理:万物在比较中相互成就,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
罗大伦老师在解读《道德经》的时候,一直坚持一个准则:老子这本书是写给领导者的。所以罗大伦老师就不停地提醒当领导的人,希望他们尊循《道德经》中提到的各种真理性言论。
那么,老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这本书的呢?
我查了一下百度。有一个关于老子出关的故事,这个故事,不知是真是假,但它最起码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事实:老子不满当时的现实,想要出关。
这个故事的题目是——《老子为什么写道德经?》。
函谷关的关令尹喜,早闻老子大名,诚心邀请老子在函谷关小驻,在尹喜的再三恳请下,老子著述5000字,西出函谷关而去,经尹喜整理而成《道德经》。
作为国家管理图书的官吏,老子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典籍,在他管理图书的若干年中,周王室日渐衰弱,老子决定离开东周,他的这一决定诞生了我国最早的哲学著作,却也暴露了老子自相矛盾的问题,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说\\“言者不如知者默”,也就是说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老子主张大智慧的人不说话,不写文章,可是为什么老子自己却写了五千言的《道德经》,这不是拿己之矛攻己之盾吗?究竟是老子愚蠢还是另有智慧?
走出函谷关的老子,除了给人们留下一部《道德经》外,再也没有任何别的信息,直到现在,老子晚年究竟去了哪里,最后死在哪里,都是一个历史之谜。而他的《道德经》也像一部谜书一样,让后人有说不尽的话语空间,《道德经》所阐述的道的精要人们未必全部理解。
《道德经》不过五千言,却涵盖了很多妙义,告诉我们许多法则。几千年前过去了,老子和他的《道德经》一直活跃在我们身边,有关老子的话题一直研究不完,解释不尽,老子研究几乎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公共话题。
老子真的是因为这个原因写下《道德经》的吗?答案谁也不知道。
然而,这本《道德经》,只有5000字,却给我们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无论这本书是谁写的,也不管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但是,从这本书的诞生本身来看,它的诞生,就在印证这句话:有无相生。
没有老子这个人,也许会有另一个人把这些道理说出来。
我们在前面说过:我们所有人都是“宇宙能量”的代言人。
那么,在这一节里,老子告诉我们的道理很简单:万事万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所谓的大小多少,前后左右,都是相比较而言的,因此,我们不应该过分骄傲,也不应该自卑。
那么,我从这段话中学到了什么呢?
我想,罗大伦老师解读的文字,有三个字给我很深的感触,这三个字就是:音、声、乐。
为什么这三个字会让我深有感触呢?
因为我觉得:任何东西,只要与其他东西发生碰撞,都会发出一种响声,就是所谓的“音”,那么这个“音”能否流传千古取决于它的音质的好坏。
好听,就有人会去模拟,去创造,从而发出一连串美妙的“声”,那就变成了人们喜爱的“乐”。
按照这个原理,我们每一个人同样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把自己当成一种载体,利用自己身上某个器官,发出声音,然后创造出美妙的东西,去愉悦他人,让他人生活在一个更美好的世界里。
我们有无数个器官,所以我们有无数的机会来提升自己的发声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古代那句名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就是至理名言了。
我们都具有发声的能力,都是可造之材,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自卑呢?
所以,对于后生小辈,我们只能耐心地等待,小心地呵护,因为,总有一天,他们也能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