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自我,打造“新”的课堂——读《“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有感

      有这样一句话,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在假期里,我利用闲暇的时光再次翻阅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学校也组织过共读,初读此书,因其较强的理论性,我感悟肤浅,但一本好书的最大价值是耐读,经得起读者的反复咀嚼。此书初读无味,继之有感,再读如佳酿。刚入教坛两年的我,对如何构建课堂教学有诸多的困惑,因此第四章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就如地图如导航仪,边看边圈划,我愣是看了好几遍,不禁也被“喔效应”了。我甚至希望自己能在新学期试炼起来,给自己给学生给课堂换上新颜。

一、从教学设计开始注重学生“具体个人” 

      虽然是一名新生代教师,但是我也被禁锢在传统的备课模式中: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作业、备资源等,尤其是上汇报课或者公开课,总想着对教学过程尽可能去全方面的考虑,制定好计划1、2、3,以求稳妥、不出差错。手写的教案已经累着厚厚的几本,但比较“新基础教育”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似乎我在撰写教学设计时都没有把学生当成“具体个人”去考虑。一个个“教学剧本”中,我重视的是知识点,设计好的教学环节,明星学生的表现,听课老师的评价。“在教学本真的意义上,这并非是教学,因为它没有为‘全体学生上课’”,字字珠玑,点醒了我,我对自己发问:那些较内向,不敢表达羞于表现的孩子,我关注到了吗?给机会了吗?耳畔不禁想到前教研员吴海琴老师给我的评价——缺乏学生立场。

      以往的“备学生”常常只关注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已掌握的知识点,没有科学的学生分析,具有片面性。备课中“人”的忽视,对全体学生的忽视,必然会出现学生、知识与应试之间的本末倒置。“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教学设计,始终将“育人”置于教学思维的基点,开发教材内含的育人资源,运用复杂思维对要素间(教学)关系,进行长程、整体、转化、生成式策划。在“具体个人”的理念下,教学设计中的学生分析,应该对每位同学进入课堂之前形成的“前概念”即前在状态进行分析,以及学生个体的潜在状态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分析。我任教的孩子们,我要重新认识你们一个人,再开始我的教学设计。

二、创造“活起来”的课堂,呈现“生命活力”      

      看书的这几日,我总在不断地回想,回顾自己的课堂,和“满堂灌”式教学划不上等号,却和“满堂问”沾边了。课堂上,我的提问细碎,提问的质量不精,缺乏技巧,大约是总想一步步慢慢引导,把知识点掰开了,揉碎了塞给学生,就如书中指出的“喂食式”教学。有时孩子没有答到自己预期的答案,便急着往自己设计中的答案去引导,缺乏了对学生的倾听和回应。我怀“慈母之心”,但这样的做法割裂知识与思维之间的内在联系,忽视学生发现知识的体验过程,忽视学生探究形成知识的思维过程,好心办坏事。

      要创造“活起来”的课堂,首先我得改变之前的提问方式,放弃细碎的小问题,要用“大问题”激活课堂,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在独立思考中养成思维能力。并且,敢于去“放手”,策划恰当的活动组织方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经历对知识的理解,养成互动的习惯。接着,我得学会耐心地倾听与回应,锻炼自己在回应学生的过程中捕捉、编织信息的能力,锻炼从中推进教学过程的能力。这样“放”,课堂还会死气沉沉无人响应吗?我想,肯定能“活起来”!

      犹记得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培训时,来自杭州的毛莱莱老师执教了《我们奇妙的世界》一课,她的课堂很少对学生问题的追问,更多听到的是来自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她在教学云彩、雨点、余辉和群星的奇妙之美片段时,让孩子们以小组合作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景象讨论,汇报时由小组内组长主持,一生朗读,组内其他生评价,再由组长邀请其他组评价。她的教学过程不是教师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从有向开放、交互反馈走向集聚生成的教学过程。在每个步骤中,我们看到了毛老师对学生的认真倾听,感受到了她对于指向核心目标资源的敏感度,捕捉、放大、提升,再返回到学生中去,毛老师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是关注了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效合作。毛老师的课堂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把评价权还给了学生,她把课堂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孩子们用朗读感受着天空的奇妙之美。这样的课堂不就是“新基础教育”提倡的“互动生成式”的课堂吗?

三、 提高自身反思——重建的能力

      一节课后,我们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学生的作业和下节课的准备中,留给自己反思、重建课堂教学的时间极少。然而教学结束后的反思与重建是完成的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发现问题就是发现发展空间”,“新基础教育”提倡我们可以通过在课后及时地书写教学反思、教学日记、案例记录和上重建课进行反思与重建。

      作为新教师,很多时候无法自己意识到课堂教学的问题出在哪里,但是学校有教研组,有比自己经验丰富的前辈们,我们要争取多上公开课,抓住每次有同事听课的机会,请前辈帮忙诊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请对方帮助“捉虫”。我想,借助他人之力,也有助于自己的反思——重建。教师完整的备课、听课、评课和几度重建,是教师磨砺心态开放、学习、转化,练就新基本功的“长程两段”发展过程,是教师能力提高的必由之路。

      徜徉在“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学习中,我犹如打开了一个新的大门,看到未来课堂教学更加广阔的天地。新课改任重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努力成为一名富有“生命自觉”的新型教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突破自我,打造“新”的课堂——读《“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