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人生,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第九十七天

《论语.雍也篇》第十八章: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解析: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论语.雍也篇》第二十八章: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解析: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等的了!但人们已经长久缺乏这种道德了。”

之前为了读懂《传习录》而翻看《论语》时,我就曾经因为《论语》中的很多句子引发过一个感叹。我觉得孔夫子就是一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甚至我怀疑,中国人几千年来在审美上追求的那种媚而不妖、艳而不俗、华而不奢的高难度表现手法都是深受他的影响。

这一篇的第二十八章我之前就看过,今天看到的十八章,解析完后感觉,这不就又是一个活脱脱的“中庸”思想吗?干脆放一起好了。

将这两章放在一起来看,更加觉得我们的孔夫子是一个极度追求完美的人。

想做成孔夫子眼中的君子是那么的不容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既不可以多一分,也不可以少一分,不多不少刚刚好才是最好。

有多少人一生都在平衡对待事物的中庸之道,不断的拿捏,期望掌握到一个所谓合适的度。有多少人不停反思自己对待一切事物的态度,不断修炼打磨,期望去到一个所谓的中和境界。

至善、至诚、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便是圣人追求的完美。

然而这世间真的有几个人能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我想必与那浓妆淡抹总相宜的佳人般一样难寻。无怪乎中庸之道会被后人如此的推崇,却有如此难以践行。

因为,那种多一分则肥,少一分则瘦,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的美丽,又有几人曾经真正的见过呢?

既然那么难,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对之推崇备至,且穷尽一生的追求达到这样的境界呢?这正是因为“中庸之道”本身所具备的挑战性,就是因为难以达到,人们才要努力追求达到。越向世人公认的最高标准靠拢就越证明自己的不一般。

于是乎,它就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黄金比例效果。因为卓越得难以到达、因为高要求得倍受肯定、所以越能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价值感,也就更受人的肯定和追逐。

我自己本身也是一个极度追求完美的人,可是在经历了很多生活的历练后,我才发现,这世间没有真正的完美,每个事物包括人,都是各自有着自己的优劣两面。更重要的是,正是因为事物存在着两个面,才形成了这世界的多彩多姿,有时候甚至正是因为那么一点点的特别存在,才会被凸显得更加有意义。

你试想一下,如果这世间的人都长成一个样子,做事的模式套路都是一模一样的,那我们在遇见彼此的时候,究竟遇见的是自己还是别人呢?

所以,对于所有关于中庸之道的言论,我都是抱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因为那是一个尽善尽美的状态,的确值得向往。而对于生活中事实存在的差异,我想我们都应该要以宽容理解的心态来接受,因为正是有了各自凸显的特色,这世界才会那么的充满惊喜。

《论语》中应该还有很多这样类似观点的文章,可是都逃不出这样的一个观点和要求,还是那句话,道理明白就好,后面如果再遇上,明白就好,也就不过多赘述了,毕竟中庸这个概念可以应用的范围实在太广,说得再好听,也不如自己亲身的去实践,毕竟找到一个属于自己可以拿捏的度才是最重要的。希望你也能好好体会,好好实践,我们明天继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人生,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第九十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