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现象叫答非所问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有时候我们张口说话,说着说着突然一片空白,不得不停下来问自己:“我要说什么”,或者“我为什么会说到这里”。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大脑空白的情况?症结就是在发言之前,你没有在心里给这段思考明确起点和终点,锚定论题和结论。

我们在即兴发言,或者口头讨论问题的时候,是要边说边想的。在我们的大脑里,你一边要规划当下说什么,一边要规划下一步说什么。脑子里的思考是发生得非常快速的,如果关键路标没有锚定,很容易跑偏或者聊飞。

明确论题和结论,其实就明确了思考的起点和终点。这能帮我们去评估,我们自己接下来的思考和论证在不在主线上。

还有的时候,抛出论题和给出结论的人,并不是同一个人。这种时候如果你没有好好审题,那就很容易答非所问。


再比如说,我们讨论工作项目。我的协作者问我,你预计什么时候能给我写好的方案?我回答说,我做完手上的上一个事情马上就开始写。那我其实也没有抓住他真正的问题。

而如果我回答说,我手上还有一个事情需要一天来做完,然后能启动。这个方案我估计要花两天时间。所以我三天后能给你。你看,这个结论一给,对方就会觉得清楚明白。

所以,虽然论题和结论是非常贴近的东西,找起来也并不难,但是,请你务必养成习惯,在面对一段思考判断的时候,去把论题、结论和论证,分别找到、拎出来。这与其说是在训练能力,不如说是在训练你的审题意识,和正面回答问题的习惯,训练你做到论题和结论的匹配和对齐。

有一种现象叫答非所问,有些人是无意识回答,有些人确是故意;其实这是中国人语言当中的一种特有文化,有些事情不明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讲的就是类似的道理;

但是,这种情况却没办法训练我们的批判性思维,造成逻辑混乱;

经常遇到领导催促下属工作,“你这个报告什么时候给我”,得到的答复往往是“我最近太忙,手头事情太多”。

领导关心的是结果完成的时间,而下属关心的是领导会不会批评、会不会是监督检查;

无意识回答的人,往往是担心领导着急催促,急忙给出一个未完成的理由,征求谅解;

有意识回答的人,会从领导询问的语气、语调、表情等信息分析领导深层次需求或者究竟想问什么,然后给出合适的答案;例如领导只是随口问问,回答就可以简单直接顺便传递自己很辛苦;领导如果着急,回答就可以告诉马上去办或者今晚加班做完,请放心类似的话,传递了勤劳肯干辛苦等信息;

其实,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就是大脑中是否有一个收集信息、判断、思考、推断、得出结论、给出答案的过程。

学会批判性思维,也要学会这种思维的应用场景,在中国特色的现状下尤其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一种现象叫答非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