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背景明诗意 对比阅读悟诗情

        《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题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一首政治讽刺诗,诗歌描绘了统治者在国土被侵占的情况下骄奢淫逸的生活,讽刺他们的腐败无能,发出了“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诘问,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义愤,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整首诗只有28个字,但是构思巧妙,措辞精妙,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这首诗的写作年代距离今天已近千年,诗中“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景象、“暖风”之喻和“游人”之意以及“杭州”与“汴州”的意义,如果不加解释,今天的孩子是很难深切感受到诗句背后的含义,很难感悟到诗人要表达的感情的。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中巧妙引导学生明白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感情呢?最好的方法就是适当补充时代背景,引发学生共鸣,但是,背景资料很多,如何取舍,如何运用,这就需要老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精心地设计,既不能造成材料堆砌,又不能似蜻蜓点水般浅尝辄止。

        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好查阅到的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明诗意、悟诗情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一、围绕题目设问,引发学生思考

        诗的题目“题临安邸”意思浅白,稍加引导,学生就能明白字面的意思,但是临安在当时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诗人为何要在临安之邸题这么一首诗呢?开课入题之后,老师可以此问为引子,留下一个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可以以此问为线串起整个教学。

        二、反复朗读诗作,引导粗解诗意

        反复朗读是学习古诗最好、最有效的方法,以问激发学生兴趣之后,即可进入对诗的朗读,可采取个人自由读、与同桌对读、对照注释边读边思、全班齐读等方式充分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建立对诗的大致理解,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结合注释所理解的诗的意思。这样,老师就能根据学生的理解,了解到他们哪些地方理解了,哪些地方还需要老师进行补充引导,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三、补充背景资料,引导自我解疑

        在充分了解学生对诗作的理解情况以后,老师即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背景资料的补充与介绍了。

        首先,“山外青山楼外楼”一句,学生很可能只从字面意思去理解,认为这句诗描绘了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繁华景象,误以为当时的南宋人民生活富足,祖国山河美好,殊不知这表象之下是宋高宗被杭州的美景吸引,在此大修楼台馆驿,建明堂,修太庙,一时间达商贾争相效仿精修宅管,以致出现“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虚假繁荣景象,这样的繁荣恰恰是统治者苟且偷生、奢侈生活的反照。补充了这一背景材料,学生对这句诗的理解就不一样了,同时也为下一句“西湖歌舞几时休”的理解作铺垫。

        接着,自然引入对“西湖歌舞几时休”的理解,老师不妨围绕“几时休”的意思提出疑问:这个“几时休”真的是问西湖的歌舞什么时候结束吗?这时候学生会隐约感受到诗人的愤慨心情,老师再适时补充《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让学生熟读,想象“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景象,与“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形成鲜明对比,加深学生对诗人心情的体悟,充分感受诗人的愤懑心情,感受诗人这句诗中的诘问语气。

        有了前两句的理解为基础,“暖风”和“游人”的真正意思,学生就不难理解了,这时候老师只需要提醒一句:“这里的游人和暖风指的是一般意义上的游人和暖风吗?”学生定能意识到这里的“游人”绝不是我们平时说的游人,而是沉缅于享乐中的南宋统治者,这里的“暖风”也不是指春天里和煦温暖的自然风,而是指奢靡之风。

        但是对于“杭州”与“汴州”,学生一定会以为只是两个不同的城市,而不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意思,这就需要老师进行适当补充了。老师这时就可以补充背景:汴州是北宋都城,当时百姓安居乐业,士农工商百业兴盛,社会空前繁荣,是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会,也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最后却失于金人的铁蹄之下;而当时的杭州,只是统治者苟且偷安的安乐窝!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两个城市的历史,意识到在金兵兵临城下的时候,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只图偏安一隅,纵情声色,最终杭州也会重蹈覆辙,沦为失地。这样补充了背景材料以后,学生就能深刻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情感,体会到诗人愤怒、难过、哀伤的心情了。

        这样,通过补充背景材料,学生就能透过诗的字面意思真正读懂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并且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情感,从而体会到这首诗能够成为讽喻诗的杰作的原因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补充背景明诗意 对比阅读悟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