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

断舍离的观念因为一本日本畅销书风靡全球,一般是用于生活空间的管理,但其实这个观念也可以推及关系管理。空间管理时,我们可以把多余的东西请出我们的房间;关系管理时,我们可以把一些人请出我们的生命。

断舍离注重“空间”,即以空间为主体核心的思维方式——空间轴。

“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

“东西过多所以扔掉”“没有需要所以扔掉”等想法无可厚非。但是,断舍离的“空间轴”思维注重的是“扔掉东西”之前——“为确保空间的干净整洁,而将物品量尽可能地缩减成最适合的量。”这种思维是实践断舍离不可或缺的。

断舍离就是“生活的新陈代谢”。将生活用品的量锁定到适当程度,同时在适当时点,更换这些生活用品,这才是生活的理想状态,也是生活原本的自然状态。而这种状态也可以称为悠然有暇的美的空间。

“无法放手”的三类人

逃避现实型

这类的人由于工作繁忙,待在家中的时间短,不会认真地做家务。还有很多是对家庭和家务有情绪,不想待在家中,只想埋头工作。

执着过往型

这类的人总是会收集和珍藏很多现在不用的旧物,小心翼翼地保留着以前的相册或是奖杯奖牌,以及带有过往回忆的信件、照片等小物件。他们总是沉湎于过去快乐的时光,而不愿意直面现在和现实,这种类型也和逃避现实型有关系。

“舍”与“弃”的不同

“执着过往型”的人有个口头禅——“太可惜了”

忧虑未来型

这类的人总是不停地为将来的事情忧虑,不停地为将来储备东西。眼睛只盯着“某些东西没有,自己将来必定会发愁”,过多地囤积手纸等日用品。未雨绸缪并不是不好,但反应过度会给日常生活带来焦虑。

断舍离,不是要求人们随意地“弃”,而是把“舍”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舍”即为“出”。

所谓的“舍”,其实就是直面内心。


人有“获得的自由”,也有“放手的自由”

而我们本来就拥有以下三种自由:

放手的自由

保留的自由

取舍选择的自由

那时候起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的东西得不到,人会难过。但是想扔的东西扔不得,会更痛苦。

断舍离具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呢?

根据八个技巧和五个收纳指南,

了解断舍离的工作机制和“放手”的效果,

刷新对物质的观念,

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要清理杂物。

观念上的断舍离

1.认识现状

2.停止自我否定

3.描绘家的具体构想

杂物上的断舍离

1.拿出杂物,俯瞰

2.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

3.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

4.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5.收纳在杂物最适化之后进行

收纳指南

1.“三分法”

大中小分类

2.“7·5·1法”

“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占7成

“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占5成

“展示性的收纳空间”占1成

3.“1 out 1 in法”

“处理一个,收纳一个”的原则。

先取出一个,再放入新东西,就不会出现失败的可能

4.“one touch法”

“打开门→拿出来(放回去)”。

只需要把动作压缩成这两步,以one touch(一键式)取出来,这样一来既没有了什么多余的压力,也不会觉得“太麻烦”。

5.“自立·自由·自在法”

杂物的“自立·自由·自在”的状态也会有利于它的主人“自立·自由·自在”地生活。

简约风格的空间——摆放北欧系家装用品或原木家具

民族风格的空间——装饰有东南亚风格的布衣或藤编家具

现代流行风格的空间——以办公为主的功能性家具

断舍离把我们的生命分为三块——肉体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三者是我们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

肉体生命是作为生物的人的生命。

社会生命是对归属和被承认的欲望。

精神生命是对智慧、美、沟通的渴望。

比如说:厨房和浴室、洗漱台直连着“肉体生命”,客厅、书架直连着“精神生命”,橱柜和书房直连着“社会生命”,等等。



清理掉桌子上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后,找东西也不用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工作也能顺利开展。

清理了电脑桌面的图标,工作起来更方便了。后来养成了整理桌面的小习惯。

利用“7·5·1法”,缩减杂物量,自觉地早早起床,工作效率也提升了,可以早早回家享受自己的小世界。

减少厨房一次性用品数量,逐步学会收拾厨房,享受做饭的过程。

利用“one touch法”,取东西的动作只分为两步,而且做饭时会尝试一两道新料理。

只入手特别上心的衣服,不用辛苦地多次熨烫。

团好底裤或袜子放进宽松的收纳箱里,叠放衣物时很享受。


如果能通过对居所整体的断舍离,将思维方式从物品轴转化成空间轴,掌握俯瞰式思维方式,那我们就会成为“人生达人”:

与地位、名誉、学历、财力无关的人生达人之路

了解自己,喜欢自己

思维·感觉·感知变得敏锐、轻盈、具有洞察力,获得“生命的悠然自得”



“身体”“心灵”“生命”既然处于居所空间内部,那么“居所空间”和三者都有直接关系。正因为如此,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的清理有助于促进三者“空间”恢复原有机能。

“心灵·身体·居所”的嵌套结构


断舍离,让人与空间力为伍,

比想象更怡然的人生就在不远处。

断舍离并不是花时间费精力的家务劳动,而是充满“愉快感”的居所保养方法、让人生获得自在·自由的护理工具。


我们经常说的“结婚”有三个观点:

第一次听说结婚三个观点

精神性的结婚

动物性的结婚

社会性的结婚

“精神性的结婚”:如字面意思一样,是灵魂的结合。是真正意义上的两个人的爱情。只要是两情相悦,互相爱慕,即便是不在户口本上体现,也是精神上的结婚。

“动物性的结婚”: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样,都需要性伴侣。据说即便总在精神上和社会上出现不和谐声音的夫妇之间,只要肉体上有很高的契合度也不会分开。

“社会性的结婚”:户口本上标明结为夫妇这一行为的本身就是社会性的结婚的重要因素。社会上很多未婚女性对结婚对象有“高收入、高学历、高社会地位”“颜值高”等高要求,这些要求其实是和“社会性的结婚”挂钩的条件。也就是说,作为这种符合高要求的对象的配偶,自己可以获得社会性的利益和社会性的承认。另外,结婚并不是两个人结婚,而是两个家庭结合的问题,因此三者之中“社会性的结婚”的比重逐渐增高。

总结:

断舍离分为两种。

一种是清零式的断舍离

另一种是保养式的断舍离。

先通过“清零式的断舍离”彻底缩减物量,之后就能顺势进入轻松地让居所恢复到简洁·舒适状态的良性循环中。

“出”是恢复到人本原的日常生活状态。

“出”是自然的回归。

与物品打交道是个愉快舒适的过程。

物品不是大麻烦,而是小伙伴。

空气清新、舒爽,让人想多待在这样的环境里深呼吸。

断舍离——一种生活美学,更是一种人生美学。

作者对“舍”给予极高的重视,但我觉得“离”才是核心,“离”是“断”和“舍”的思想正统化、合理化的一种思维和精神。摆正了“离”的位置,才能更好的做到“断”和“舍”。

你可能感兴趣的:(《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