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录020:听我说,谢谢你

——记《那不是我的帽子》绘本课


《儿童文学概论》朱自强

徐冬梅老师说:晨起的懵懂时光里,希望校园里是琅琅书声诵读着经典的样子。我也愿意在晨曦中闻着操场中散发着的春天的泥土气息,读来一些需要细细咀嚼的文字。

今早读到了朱自强老师在《儿童文学概论》里的这句话,忍不住摘抄反复品味。在自己的记事本上写下了:儿童成长的意味到底是什么?此刻的自己只觉得这不应该是我可以忽视的问题,只是问题的答案需要我慢慢去寻找吧。

读这样的专业书,真的是费劲,也恰是因为费劲收获也是巨大的。恰如开学来每日晨诵十多分钟的时间与孩子一起《大学》《中庸》读下来。虽然一开始有点囫囵吞枣,慢慢地那些话在耳边熟稔起来,慢慢一点点有了似懂非懂的味道。我想,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也必得是经得住寂寞,守得住坚持的那份用心与大信,才会“不亦乐乎”。这是这份喜悦与自得,不足为他人道也。


《那不是我的帽子》心愿摄影

今天原打算的阅读总结大会,只有的表彰似乎很单薄,很害怕将总结大会演绎成喜气洋洋的表彰大会。也就是这样,我想到了绘本。

这学期来,尝试的李欧李奥尼系列的《一寸虫》《田鼠阿佛》,在拓展活动中我要求孩子们画出自己理解的一寸虫和阿佛。记得他们画的一寸虫,有待在大嘴鸟的嘴巴上的,有默默躲到了地底下的,还有跟鸵鸟一起翱翔天空的,当然也还有待在树叶里晒阳光的……可爱的孩子们用他们想象构筑的一寸虫的场景让我惊叹,原来他们小脑袋里装着的从来都是我未曾想到过的。也就是那一张张简单的画里,我看到了他们向李欧李奥尼致敬的方式。我想真正好的绘本就是如此。故事就在那里,读故事的人让故事有了生命,更有了更多的可能。也是一幅幅的画作让我领悟到了读绘本对于儿童生命成长的意义。恰如今早在记事本上记下的那句:儿童成长的意味是什么?也许,成长恰如此般。李欧李奥尼借由生命阅历与洞见写下了这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当读起故事时,我们的世界里有了一幅幅如此生动的画面,这些画面是丰富的,甚至是离奇的……细细品味,那是鲜花漫烂的儿童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是文化的另一种拥有。唯有以“儿童为本位”的人才能读懂。也似乎更明白了那句“成熟”的儿童那句话。生命最终的成长,也许就是通向的儿童的成熟,这份成熟是练达以后的通达,更是世故之后的纯粹。

今日的绘本是《那不是我的帽子》。两三年前陪女儿在绘本馆里读这本书,关注于情节的自己并未领略到如此简单绘本为何囊获如此多国际大奖。中午细细研读,才发现绘本里有趣的内涵。故事的两条主线,一条是小鱼,一只偷了别人帽子却理直气壮的小鱼。这条主线的呈现以文字的讲述展开。另一条主线则是那条憨憨的大鱼,一只被偷了帽子的大鱼。这条主线的呈现则是以图画的方式呈现。两条主线并行,却又彼此矛盾着,这份矛盾是大鱼与小鱼的矛盾,是大鱼的现实与小鱼的“自以为是”的幻想的矛盾。我想,那便是成人与儿童世界的矛盾。这份矛盾里,蕴藏着是一种美丽的和谐。绘本课上,孩子随着情节的进展欢欣不已时,面对最后的悬而未定的结局,他们都认定了:那个帽子应该给小鱼啊。他们的理由竟然跟小鱼的“自我催眠式”的强盗思维如出一辙:大鱼戴着太小了,我戴着才正合适!看呐,这样的一群没有是非对错的家伙们!可是,细细想来,这不就是儿童的世界么!这不也正是其可贵之处的么?


今日偶然看到自己的笔记,记下的让自己心动的几句话:无论哪种教学方法,内核里面都是对学生的爱,都是对学生心之的呵护与成全。只是当我们不知他们的世界的真实模样时,我们拿什么呵护,又如何呵护。当我们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强求孩子分出你对我错的时候,有些孩子真的是懵懵懂懂不知为何如此。那么,这是爱么?也许早就扭曲变形,失了爱的真意了。

绘本的高明之处在于大鱼终于拿回了属于自己的帽子,只是作者给中间的过程留了白。多么慈悲又智慧的作者呀。故事就在那里,你读到了什么,就收获了什么。

大鱼和小鱼

耍赖的小鱼


孩子们说,大鱼跟小鱼商量商量,把帽子还回来。他们大多选择了这样的方式。也有的会说,商量不通就直接把它吃掉。可是最后的环节里,几个小朋友扮演大鱼和小鱼演绎他们水草中发生的一切。当他们演绎这一切的时候,又是那么有趣。因为当他们真正演绎起来的时候,大鱼竟然没了办法,调皮的小鱼就一句:不还不还,就不还。结果还露出了那顽皮的耍赖的动作表情,大鱼是丝毫没办法……几回合下来,实在看不下去的我,推了大鱼一把。也算是勉强收场了吧~

可是,就是如此么?调皮的我告诉他们,我就是那条大鱼,你们就是那条耍赖的小鱼。无论怎样,终是逃不出老师的手掌心,至于方法可文可武了。孩子们,哈哈一笑。我想:这样的故事是有魅力的,也许它没有那么掷地有声的教化之语。恰是这样的一个有趣的故事,将孩子的真实呈现出来,这里面没有评判,只是如实呈现。我们尊重这一切的美好,因为这是童年的孩童专属。但是,用大鱼头顶上要回的帽子让孩子懂得:世界的规则还是要遵守的。而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甚至都算不上的一个温馨提示。

也许,教育最需要的仅仅是一份慢的勇气!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行录020:听我说,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