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呢?可能很多人都会说,诸葛亮。没有出名前,被称为“卧龙”,刘备三顾茅庐而请其出山。出山后,草船借箭、火烧新野、空城计、七擒孟获等等,事迹数不胜数。后又被大家称之为“千古良相”,基于对名人甚至是神人的崇拜,我也喜欢诸葛亮。

就像是看《西游记》,哪怕孙悟空是个猴子,到处闯祸,大家也是对它非常喜爱。毕竟,任何时候都是“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妖怪哪里走”等等

英雄主义,或者是“个人崇拜”,大部分是基于本质生活,从而对理想的一种向往或者是追逐。我们自己是不是也会经常给自己加戏,以便于自己能在普通的人群中变得不一样,就像是—— 鹤立鸡群。

大家都崇拜诸葛亮,但是为什么生活中总是不断地出现“事后诸葛亮”而非“赛诸葛”呢?这里就牵扯到一种心理认知。比如事情发生前,就好比我们做饭一样。做可乐鸡翅的时候,鸡翅上面要用刀划上几下,以便于入味,但是你拿起刀没有划又放下了。做好菜后,家人说,这个鸡翅上应该划几下,你说“是的、是的,我忘了”。也许这个时候,你会觉得第一次做就知道要用刀划一下,但是并没有这么做。如果当时这么做了,口感肯定很好,这就是明显的事后诸葛亮。

当事情发生了以后,所有的线索似乎都变得明朗,变得可被解释,但是人们常常会忘记,当结果没有出来的时候,其实那些线索有无数种可能的指向。甚至,还有无数跟这些线索平行的线索,但当结果出来后,所有的线索都变成了唯一。

当你拿起刀的那一刻,可能认为需要划一下,但是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最后放下了刀。

过后,家人提醒的时候,当时脑子里想的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反而这个没有做但是对的动作,成功的占据了所有。

所以,我们自己内心的“英雄主义”梦想,也会驱使着自己给自己加系戏。这样的反应,也会表现在,电视电影中的自我代入。我们也常会发现,自己会倾向于代入好的角色,而摒弃坏角色。当你看电视电影中,之前过往的种种哪怕只有几个特性与自己相同,都会觉得“那就是我”,其实只是这种画面呈现后,视网膜效应让你选中了相似的过往而自动丢掉了别的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事后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