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读《孟子》(25)人才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孟子告子下》一共有16章节,最后的几章似乎有一定的联系,说的都是出仕做官的话题。

  第一个话题:人才从哪里来?

  看看第15章就明白啦——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段语文课本上选录过,大家都会背诵,已经成为名篇。孟子举例说,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这些人才最早都是身处偏远恶劣的环境,从事着最艰苦的体力劳动,都经历过基层底层生活的磨炼,简言之,他们都是因为生于忧患,最终才登上庙堂之高。

  第二个话题:人才到哪里去?

  看看第14章就明白啦——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

  单说“所就三”,大意是,君子愿意去往的地方应该具备三个条件,首选恭迎有礼,从善如流;次之恭迎有礼;再次之周之可受。也就是,为政者能够对他们热情有加,而且量才使用为上策。这样,人才就都往求贤若渴的领导人那里去啦。

  第三个话题:人才的核心素养。

  看看第13章就明白啦——鲁欲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公孙丑曰:“乐正子强乎?”曰:“否。,,“有知虑乎?”曰:“否。”“多闻识乎?”曰:“否。”“然则奚为喜而不寐?”曰:“其为人也好善”“好善足乎?”曰:“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士止于千里之外,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与谗谄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

  这里是说,孟子认为他的弟子乐正子可以是个好官,他的理由是乐正子这个人最大的优点是其为人好善,善于乐于听取好的建议意见以改进工作。孟子认为好的人才具备这个品质就足够啦。

  总之,人才来自基层的历练,人才都会自主选择赏识他,礼遇他,厚待他的地方而去,人才不一定足智多谋,不一定见多识广,但只要能够择善从之,择不善而改之,就一定能够在一定岗位上有所作为。古今很多名人的例子足以佐证孟子观点的正确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直读《孟子》(25)人才从哪里来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