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逼叨叨

我从前一直不是很理解为什么明明可以讲纯粹的国文或者纯粹的英文,偏偏有的人总是倾向于一般英文一半中文,好像不这样就少了点时尚意味,思来想去后我为他们找到理由是语言之间是有屏障的,或许这一种语言不能完全表达另外一种语言的意思。

后来我发现不是这样的,此类现象最早出现于清末民国,第一批学者留洋归来,因为某些词语国内并无翻译,于是半洋文半中文,倒也成了一种风尚。随着西化程度日益加深,稍稍“胸有三两墨”的人都争先恐后得穿起小西装,剪掉长辫子,以示开放之胸怀。

这当然没什么问题。

兼容并包向来是中华文化之传统美德。

只是多年过去了,走到了今天。语言的障碍越来越少,明明可以用明明白白的一种语言来讲明白的东西,为什么要满篇语种杂交,中不中英不英呢。(当然,更有意思的还有日韩杂交,日葡杂交……品种繁多,令人瞠目结舌,此处不一一赘述)。

朋友告诉我这是由于某个个体想要在它所处的群里中处于或维持优势地位,则必须进行且长久进行的一种行为,在单个个体实施此种行为后,又有多个个体蜂拥而至,形成羊群效应,俗称装逼+跟风。

我不知道这样定义是否准确,也不知道语言学家看了生气不生气。

但古板如我实在是不免呜呼哀哉了。

畅想很多年以后,考古学家们翻出历史,还要仔细斟酌此为某某国语言,此为某某国文字,一想就头大。


拜托,放过那些后来者的脑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逼逼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