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盒马鲜生?不如来自我反思、思考一下

北京盒马生鲜被曝招聘中有地域歧视:“北京人我们一律不要”。有本地公众号写文,一群人立马炸了,纷纷在朋友圈表示,请盒马滚出北京,我们要抵制盒马。文章迅速十万加阅读量,朋友圈里各种人都冒了出来。

首先,我一向反对以地域来区分人,不喜欢地域歧视和偏见。哪里都有好人,哪里都有坏人。你又不认识这个区域的所有人,有什么权利来说这个地方的人都是骗子,那个地方的人都是懒汉。光用地域来给人打标签,那是非常愚蠢的。

01

去年张先生说的《在北京,有两千万人假装在生活》一文,轰炸了朋友圈,最后文章被迫删除了。

其实以很客观的视角,去看这篇文章。作者并没有贬低、辱骂、嘲笑这个城市和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触动了众多本地人的神经,他们骂骂咧咧的,群情激昂地表示请外地人滚出北京。

有一位好朋友说过,脑子是个好东西,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

每次一个新闻热点事件出来了,大家就像突然被点燃了,完全没有了思考,跟随着大众和媒体的引导,就开始了情绪的宣泄。

多少次的热点事件后,大家事后发现原来是被谣言欺骗了。可是,下一次热点事件出现了,又立马群情激昂地冲了上去。

2017年的美国大选,特朗普的支持者多是底层的民众,希拉里的支持者多是精英人士。

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特朗普的支持者表示,如果落选了,他们肯定不接受这个结果,肯定是会纷纷走上街头闹事的。而希拉里的支持者表示,如果落选,对这个国家失望透顶,他们会选择离开这里,移民去加拿大。

虽然这些都是情绪上的表达,但相对来说,受教育程度高一些的民众,还是会更加理智。理智的表现是,他们不会用辱骂、叫嚣、口号这种简单粗暴的表达方式。但是不发声,也很容易被另外那群激动的人给代表了。

02

去年盒马鲜生在北京开了第一家,当时这种超市结合生活的新模式非常新颖。

新店开业,人员培训到位,各种服务引导工作做得非常细致,的确让人眼前一亮。后来在迅速扩张的过程中,难免在管理上会出现一些忽略和纰漏。

从事件中的这个招聘者的言论来看,他之前和北京人打交道,肯定是有令人不愉快的经历。于是,他把这种情绪带到招聘中去了。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北京人有一种天生知足常乐的乐观精神。因为这里自古是要地,做过几朝的都城。

对于老百姓来说,看过太多的改朝换代,不管谁当皇帝,我过好我的小日子就行了。

另外一方面,有一些北京人的确带着一种自以为是的优越感,谁也瞧不上。自己什么本领都没有,混吃等死,夸夸其谈的人我见过太多。

作为用人单位,都想找吃苦耐劳的员工。在北京,苦活累活,本地人不愿意干的活,多是外地打工者在从事。的确非常辛苦,赚得都是辛苦钱。

也不是说所有北京人都不愿意吃苦,我也认识特别勤奋能吃苦的本地人。

不过从大概率上来说,的确本地人太在意面子,又爱挑剔。这难免给用人单位留下一个说的多,干的少的印象。

03

我发现一个现象,但凡有说北京欠缺的声音,马上就有一些人跳出来骂街,上升到本地人和外地人的矛盾上。

一个群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如果完全听不了批评意见,接受不了别人的建议,那还有什么进步可言。

越是自信的人,姿态越开放,能倾听别人的建议;越是不自信的人,越顽固,拒绝一切不好听的声音。

有一位同事,我一直不知道她是北京人,因为她说话完全没有京味,待人接物和蔼友善。

她说在上大学的时候,有外地同学说听不懂她说话,于是她刻意把说话的口音改成普通话。懂得自我反思,站在别人立场上考虑的人,才会越来越进步。

我们这个时代,发展变化的非常迅速。你是愿意死守着曾经的一点优越感,光说不练。还是顺应潮流,努力追赶,用实力说话。

与其在那,说抵制这个抵制那个,还不如努力提升自己,做到足够强大。用结果去改变别人曾经的刻板印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抵制盒马鲜生?不如来自我反思、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