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诗经||东方未明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东方还未露出曙光,颠来倒去乱穿衣裳。颠它倒它,公家召唤我紧急。

东方没有光,颠来倒去乱穿衣裳。颠它倒它,公家召唤令我惊惧。

折下柳条做菜园的篱笆,狂妄的人瞪眼令人胆颤。不分白天和黑夜,不是太早就是太晚。

[1]衣裳:古时上衣叫“衣”,下衣叫“裳”。[2]晞(xī):破晓,天刚亮。[3]樊:篱笆。圃:菜园。[4]狂夫:狂妄无知的人。瞿(jù)瞿:瞪视貌。[5]辰:指白天。[6]夙(sù):早。莫:晚。

【赏析】

《东方未明》是周代百姓广为传唱的一首民歌,产自齐国京都地区。它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残暴,诉说了奴隶们受压榨的痛苦生活,反映了奴隶阶级的反抗心声。

全诗三章,诗人巧妙地抓住了奴隶生活的一瞬间,展现出了一副悲惨而苦涩的画面:天还未亮,劳累到虚脱的人们仍兀自安睡,监工的吆喝声如平地惊雷,突然响起,催促上工。寂静的安睡,一下子被打破,劳工们个个惊醒,黑暗中手忙脚乱,穿衣颠倒,洋相出尽,犹如惊弓之鸟。

奴隶们的身心,都受到残酷的奴役,日常稍不留意,就会遭到严厉处罚,饱受皮肉之苦,监工长久残酷压迫的结果,正是这种场面。诗人借这一典型时刻,突出“颠倒衣裳”的典型细节,以小见大,将奴隶们的痛苦生活描摹得纤毫毕现。清牛运震《诗志》赞说,这一描写“奇语入神,写忽乱光景宛然”,并起到了以少总多的艺术效果。

前两章结构上回环复沓,只换几字,如“未明”与“未晞”、“衣裳”与“裳衣”、“颠之倒之”与“倒之颠之”、“召之”与“令之”,反复咏唱,一再渲染。这是歌唱时的和声,使诗在吟唱时显得回复重叠,余音袅袅,提升了主人公的感情基调,强化了诗篇的内涵。到此,奴隶们已不单单有恐惧和慌乱,长期的奴役生活,诱发了他们对自身命运和整个社会的思索,在他们身上,痛恨和觉醒已初现端倪:“自公召之”、“自公令之”。苦难的根源来自“公”——这些劳役者开始觉醒,发出了对当权者的不平之鸣。

这种明确而又愤激的指责,是作者直抒胸臆的呐喊,真实记录奴隶们的高呼和申诉,感情激越地表达了奴隶们的觉醒,也暗含了奴隶们势必抗争的决心,一定程度上真实再现了那个饱含压迫的时代。同时,这首诗抒发了下层阶级的愤懑,摹写出了一触即发的阶级矛盾,对统治阶级起到了强烈的揭露和批判作用,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极易引起读者共鸣。

控诉即已发出,但怨怒却没有就此终结,矛头直指当权者后,但作者还嫌不够,于是笔锋又回到现实,进一步摹写奴隶们的悲惨遭遇,使诗作的感情进一步郁结。第三章描写劳作的内容,半夜被驱赶起,砍柳枝编篱笆,“狂夫”瞪着大眼监视,令人反感和怨恨。“狂夫瞿瞿”,是个典型的细节描绘,把监工的凶恶嘴脸和盘托出,读来如在目前,有着很强的形象感。“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则指出劳役不但要起早晚睡,而且穷年累月莫不如是,使奴隶们生活境遇的悲惨凸显得无以复加。

这种生动的真实,跟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密不可分。在具体行文过程中,作者只是选取了典型的场景,既没有铺叙劳动者的辛酸,也没有扩展具体的劳动场面,只以简单的笔墨,勾勒出集中而又概括的画面,把奴隶们的悲惨生活描摹得惟妙惟肖,使人们如临其境,也使诗作呈现出极高的文学价值。

全诗三章,皆为四言句,每句两个音拍。前两章运用回环复沓的艺术手法,渲染环境气氛,突出事物特征。且以工整的排列,朗朗上口的语言形式,尽情抒发心中的抑郁情感,增强了音乐效果。第三章则转变风格,避免通篇一致的枯燥感,显得起伏有致,使得诗作情感得以持续叠加。诗作的另一突出特点是通篇明白晓畅,语言通俗易懂,“未明”、“颠倒”、“狂夫”、“不能”等,都是人们常用的口头语言,以此入诗,质朴自然,充满无限的生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卡诗经||东方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