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12。《自我的回归》读书笔记,第五章:自我认同之阶梯(“技术型自我”的兴起与制度的规范)

2020/2/12。《自我的回归》读书笔记,第五章:自我认同之阶梯(“技术型自我”的兴起与制度的规范)

作为一个大学青年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迅速适应大学中的教学和科研要求,这个要求使他们必须做出一种自我的努力,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高校的工具。自我在存在意义上首先体现为一个“技术型”人员,技术型自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模仿性行为的涌现。对于青年教师,总是在模仿中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亦如是),模仿有几个重要意义:a,安全性的担当。作为大学教师,其行为并非没有风险,面对自己未知的领域,进行改革是非常危险的。在学校环境无法保证青年教师言论和行为的安全性时,则选择顺应大流。所以说模仿是低成本的安全行为的典范。b,便捷性的诱惑。作为青年教师,大都入职时间短,对大学诸多的事物并不熟悉,不谙世事。他们更希望大学或者学院能够展开针对青年教师成长的“师徒结队”“导生制”。这样青年教师们跟着老老师,工作可以迅速上手。C,“做中学”的实用、实效主义和实践崇拜,这种实践 崇拜的意识让大学青年教师把自己的努力和精力都聚集于“做”上,从模仿到熟练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一条坦途。2,技术型思维的宰治,这种思维关心的是如何做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这种思维在教师发展中主要表现在:a,操作性实践或技术化实践的崇拜;b重复性实践的执行者,操作化实践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而掌握的“服从性实践”。C,严格控制的技术僵化,教育教学就是一种“技术化实践”。3,基础性知识、技能的确保。“现代科学是以方法优先为基础的,成为一个“技术型自我”的关键之一在于需要掌握相应的方法、技能和基础性知识。”,这些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是大学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启蒙”,为他们自身提供了很好的智力资源。“技术型自我”致力于一种业务认同,要求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熟练的从业者。4,制度性规范认同的强化。制度性规范认同的重心在于行业认同,在于获得制度的认可和 效能,规范、内化和践行行业规则成为发展的取向。制度提供了行为的规范,是个人活动得以进行的重要条件,制度确保了行为不再随意化,对活动产生一种控制和指导;制度主导了教师行为的产生;制度的稳定性产生一种本体性的安全感;制度的变化引导了教师认同的变化,不同的制度会鼓励某些行为,限制某些行为,教师会根据这些鼓励和限制不断调整自己;制度会促使一种“反思性监控”;制度性规范在于确立行业的规范和标准,使自我行为获得制度上的认同。5,反思与批判。前面提到的制度化、规范性、标准化都会降低或限制教师的思维和自我反思,其反思与批判主要表现在:a,限制教师的主体能动性,技术型自我一旦稳定就会产生一种“惰性”,阻止行为的变革。B,功利性工具性存在,为了高校的工作,个人需要让自己成为高校的工具,工具性存在产生了自我认同中的技术主义迷信和科学的崇拜。C,反思性批判的终结。“技术型自我”使自我不断简化,这意味着“做”的兴起与“思”的终结。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2/12。《自我的回归》读书笔记,第五章:自我认同之阶梯(“技术型自我”的兴起与制度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