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因为成了六位语文老师的学习组长,为了践行“说给他们听,做给他们看,带着他们一起干”的思玛德精神,从今天起,会每天写一篇语文教育方面的文字,三十天打卡。

(一)

2018新的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个说法将语文的工具性彻底地暴露出来。

昨天初读到这句话的时候,老实说,我心里多少有些难以接受,因为,这么一来,那我们之前花那么多精力精读、品读,换着不同花样读,似乎就有些过分。

之前无论是教学大纲还是课程标准,一直都强调“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所以我们天然地认为对母语的教学,首先一定是深入地、深刻地、反复地理解,之后才谈如何运用。所以大部分的语文课,都会花很多时间来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品味字里行间作者流露出的思想和感情。

将“理解”和“运用”割裂开来的课标表述,无疑是千千万万老师将课堂设计为两大版块的主要理论依据。所以我们见过太多从课文里拎出教者认为很关键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肆意发挥。课堂因此沿着这一条极细极小的口子,钻进去,再钻出来。这种狭隘甚至是狭窄的教学思路,有时候会感觉很窒息。

理解清楚后,再谈运用。所以,语文课堂大多时候,学与练泾渭分明。

但仔细想来,这两个方面有那么多的针锋相对么?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理解和运用,本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两个方面,他们也不存在时序上的混乱,可以先理解再运用,也可以在运用中体会和理解语言文字。人为割裂,只会带来学习上的障碍。

如今这种表述,充分强调了语文课程的本质,或者说是它的终极目标 ——工具性。那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熟练地自由地运用。

那么我们能够想象,新一轮的语文教学,会更加强调,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方法的指导。即充分地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或者中心。然后根据中心去审视作者是如何筛选材料,谋篇布局的。教师侧重对写作者方法的提炼,教会学生方法。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新的课堂生态。教师一定基于此,更加注重思维方法的启发,更加注重学生自己的表达。那么,课堂教学就一定会是一个师生、生生多维互动,频繁交流的状态。

比起之前,它最明显的特征是,营造了用语言的环境。而无论是母语,还是第二、第三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语言环境。

所以,就是这简简单单几个字的改变,就足以引起一场语文教学的大地震了。

想起多年前,我教《曹冲称象》,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我甚至都把实验搬进了课堂。如果在今天,我再来教这篇课文,我会怎么做呢?或许我会教学生体会和感悟,用朴实简单的语言,讲述一件事情的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