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感

      书籍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好的伙伴。花了很长时间阅读了《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核心概念与呈现》这本书。书中张奠宙先生等人对中国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作出了分析讨论与建议。起初阅读时有点不明白我能从中收获什么,但当后来再次静下心来进行阅读时,发现书里的每一个问题作为任何一名老师,都应该去深思、去研究、去参考。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我们的教材教参就是标准,只要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和编排方式来进行教学就可以了。但是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我们的教材也是有不合理的地方。作为教师,需要去深入思考,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应该怎样去教给学生;作为教师需要把掌握整个数学体系,学生什么阶段应该学习什么内容,学生在这个阶段掌握得内容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作为教师还应该着眼于所有版本的教材,结合本地学生的特点进行备课教学。

      由于是第一年教学,所以对现在所教年级的感触要深一点,下面就《课题6  忽规“包含除”后患无穷》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包含除和等分除初次见面是在二年级下册《表内院法(一)》。这一章介绍了平均分的概念一每样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为6份,每份几个?已知了总数和份数求每份数,也就求18里面有几个6,这其实也就是等分除。例3是有8个果冻, 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已知总数和每份数,求份数,也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2,这是包含除。课本中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平均分是有两种情况的,但是没有用明确地文字表明这两种情况。这样子孩子们其实脑海里还是会偏向于等分除,甚至大部分家长也并不清楚除法还有等分除与包含除之分,以至于在后面做题经常会出错。既然这样,老师在教学中如何面渗透这两个概念呢?如何区分这两个概念呢?

      课标指出,要培养孩子的数学建模能力,以此提升数学核心素养。那包含除和等分除的学习也属于数学建模过程。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个缩序渐进的过程,前期的学习是为后期的学习作铺垫,在二年级的除法学习中,我们就要通过不同的例子来加深孩子脑海里的印象,这样即使他们不知道等分除和包含除两个名词,但是知道平均分是有两种情况的。一种是已知总数和每份数求份数,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份数求每份数。这样在今后学习分数的时候,孩子们就会更加容易理解。

      这本书中蕴含了很多内容,需要多次去品味,一本好书是值得大家反复阅读反复吸收的。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会多阅读多思考多提出疑问,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