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型成长》读后感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取得成功,唯有孩子的自主动机,才能使这种愿望成为可能。本书的两位作者,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威廉和启发型教育家奈德,在书中揭示了养育孩子最本质的问题:我们如何帮助孩子获得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找到自己的内驱力,并充分发挥其自身潜力。他们的研究能大大地帮助我们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找到自主动机。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我们是否曾经有以下错误的观念:

    错误观念1:通往成功的途径是一座独木桥,而孩子万万不能被别人挤下来。这么一看,一旦孩子自己做主,那赌注可就太高了,毕竟他和他的家庭都“输不起”嘛。

    错误观念2:如果你想拥有好生活,在学校里就得拥有上佳表现。要知道,有赢家就有输家,而且往往输家比赢家多。

    错误观念3:催得越紧,逼得越狠,我们得孩子就能越成功,长大后就越有出息。

    错误观念4:今天得世界比以往要凶险得多。家长必须一直紧紧盯着孩子,才能确保他们不被伤害,也不至于让孩子闯祸。

    其实,现在已经很多父母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以上观念都不正确。但是当我们感受到来自他人,学校以及其他家长的压力时,为了保证自家孩子不落下风,那些富于批判性的宝贵观点就烟消云散了,压力深深扎根于恐惧,而恐惧又总是招致糟糕的抉择。

    两位作者在书的开头就用普遍适用的神经科学前沿研究,探讨了为什么有大部分孩子都不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自律”、“听话”和“守规矩”(懂事)。这篇张的内容很多而且都时专业术语,最后作者给出重点:对于长期处于压力状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大脑里充斥着激素,这些激素会弱化大脑的高级功能,也会遏制孩子的情绪反应。在压力影响下,负责记忆、推理、注意、判断和情绪控制的脑区会遭到抑制并承受永久性损伤,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脑区会逐渐缩小,而大脑中负责侦测威胁的部分则会越变越大。最终,过载的压力系统会大大提升孩子患焦虑症、抑郁症和其他种种身心疾病的风险。

     美国国家儿童发展科学委员会将压力归为以下三类:

    (1)[endif]正向压力能促进儿童(还有成年人)的成长,让他们更能够承担风险,并表现得出色。例如筹备一个表演或比赛,开始时会有些压力和紧张,但最终收获满满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2)[endif]可承受压力如果只在相对短暂的时间里出现在孩子身上,也是可以增强韧性的,关键是必须有成年人在旁边提供支持,而且孩子还必须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压力与恢复元气。假设一个孩子耳闻目睹了父母的频繁争执,他们快要离婚了,但是这对父母还是能够与孩子沟通交流,而且并不是每天晚上都大吵大闹。对这个孩子来说,他还是有时间恢复过来的,这就是一种可承受压力。又如一个孩子在学校被欺负霸凌,如果不是频繁发生,并且有父母或老师支持。这同样可承受的压力,孩子会恢复。

    (3)[endif]毒性压力被定义为在缺乏支持的情况下,应激系统被频繁或长期地激活,这种毒性压力要么是非常严重的,如目睹了严重的侵害事件,要么是慢性的,比如日复一日地经历某种压力情景。例如:长期学习的催逼、缺乏睡眠也是慢性压力。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多地运用正向压力和可承受压力,而尽量规避毒性压力呢?

        首先,孩子需要一个能提供支持的成年人。我们作为父母,有一种本能要保护和领导我们的孩子,但这种本能常常伴有一种自以为是:我们自认为了解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是什么。可就算是新生儿也会以十分笨拙但引人注意的方式来表达他的个性,例如不想睡觉或拒绝吃东西。还记得孩子在婴儿时曾经拒绝喝奶,后来带他看医生才发现他原来喉咙发炎不舒服。正如有人曾经写过:“借由你,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但他们不属于你。”作为父母,我们可以由“推动型父母”转变为“顾问型”父母,我们的职责不是要包办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他们学会怎么掌控自己的生活。我们要提供的是支持,而非控制。父母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无条件地爱自己的孩子,并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归宿。对于在学校或生活中其他地方遭遇压力的儿童,家庭应该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一个休息和恢复的地方。当孩子感受到,他们即便是深处困境之中,也深深地被父母爱着,他的韧性就会增强。

        其次,孩子需要事件从压力种恢复过来。相比于儿童或成人,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被压力影响。在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后,成熟的大脑会在10天内反弹到正常水平,而处于青春期的大脑则需要3周左右的时间。书中由很多方法帮助孩子从压力中恢复过来,也有些孩子自己也会通过自身的调节恢复过来。例如,良好的睡眠、正念和禅定冥想、发白日梦。。。

        最后,孩子还需要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种控制感。为什么要让孩子有控制感?一个人过不上自己想过的生活,他就会以自己决定的形式,来毁掉自己的生活,因为这最起码能证明“我的生活还在我的掌控之中”。让孩子拥有控制感的三局话:你特别懂你自己,你可是自己的专家”、“你的脖子上长者你自己的脑袋”、“你想要让生活中的一切有条不紊”

        停止压力和帮助孩子在压力中恢复过来,下一步便是帮孩子找自驱力。首先家长得停止焦虑,因为家长得焦虑会传染到孩子。而父母得平静同样可以传染给孩子。接着要培养孩子的内在动机。满足三个需求可以有效培养内在动机:

    自主需求:让孩子去探索自身兴趣并注意自我成长。当孩子专注于他们热爱且有一定挑战性的事物时,会进入一种被称为“心流”的状态,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注意力高度集中。

    胜任需求:胜任力并不是真正把事做好的能力,而是一种我们认为自己能把事情处理好的感觉。在生活中用

    归属需求:归属感指的是在个人与他们人之间,有一种能让人感到关爱的纽带。

最后一章要告诉我们要学会训练孩子的大脑,也可以学会训练我们自己的大脑。训练大脑有这么几个方法:

    1、列出目标,找到障碍,找到克服的方法。

     2、学会注意大脑的信号,比如说疲倦了、愤怒了、生气了。我们学会觉察情绪,同时告诉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他就会冷静。

     3、学会备选计划思维。不管时生活还是升学,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在做之前想好有备选的这种可能性。

    4、帮助孩子建立对自己的同情心。即使有些事没做好,但可以让他知道自己的价值,并且知道自己要做对一件事也是不容易的。

       除了以上,家长可以练习重构问题,重构思维练习可以增加我们大脑的弹性,不断锻炼我们的大脑皮层,让它能够知道有这种可能性,有那种可能性。作者还建议家长带着孩子动起来,到户外去玩耍,跟其他小朋友互动让孩子增加多巴胺和产生心流。

        如果看完这本书觉得“我还是做不到这样的改变”,书中提到的《平静祷文》中这句话能帮助您:“上帝啊!恳求你赐我恩典,安详接受不能改的事件;鼓我意念,勇敢改变可以改的事件;赐我慧剑,能够分辨接受还是改变。”作为父母,记住这些话是明智之选。不让孩子在“能做什么”上有主动性,他们自然会在“不该做什么”上有极强的创造力。这些话可以更简单名了地概括为以下4条:

 (1) 你不能让你的孩子违背他自己的意愿去行事。

 (2) 你不能让你的孩子想要他们本不想要的东西。

 (3) 你不能让你的孩子不想要他们本想要的东西。

 (4) 让他们想要他们的东西,不想要他们不像要的东西,至少在当下没什么不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驱型成长》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