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新丨这篇文章教会你到底“如何思考”

不用脑子去思考,到头来他除了感觉之外将一无所有。——歌德

今天这篇文章,谈什么是“思考”。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思考”,先了解下什么不算是“思考”,即要理解他的反面——“感觉”,我们先从“感觉”说起。

关于“感觉”。

感觉是什么?感觉就是“主观”,就是“我认为”,就是“直觉”,就是“第一反应”,感觉的实质是一种“推测、猜想、预感和假设”,如果你的注意力在这四个词上停留过,并进行过一番审视,你会意识到,“感觉”是观念的起始。

我们来看下面这句话,“一个晚上接客的失足少女,利用白天的时间去大学学习”。网上大多数人看到这句话后,给这位失足少女的评论是较为积极和同情的;

我们再来看下面这句话,“一个白天在大学学习的少女学生,利用晚上的时间去接客”,网上大多数人看到这句话后,给这位失足少女的评论是较为消极和刻薄的;

不同的两句话,描述的是完全相同的事情,仅仅是表达顺序不同,为什么人们所评论内容的倾向,就变得大不一样了?

这是因为大家的“感觉”变了。其实凭“感觉”得出的结论,有时是十分靠不住的,我们再来一个大家都特别熟悉的例子:

大家现在看到这张图,都知道“上下横线的长度一样长”,但是大家是否还是会从直觉上感觉上边的横线就是比下边长,这种“上长下短”的感觉其实就是一种判断和结论。大家曾经除了在这个例子中得出过“视(感)觉会欺骗人”的结论外,是否会延伸到“”所有感觉或直觉都有可能会欺骗和误导自己”的结论。

不急着否定“感觉”,先看看“感觉”、“直觉”或“第一反应”的重要性。我们凭“感觉”给出的判断,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效率,因为我们的“五官”和触觉等,每天都在“开放式”的接收大量的刺激信号,我们一听“旺旺旺”,就“知道”是狗叫;我们看见“一个男生拥抱着女生,不一会就被女生十分生气地推开了”,就“知道”这对情侣要闹别扭了。

我们每接收一个“信号”,都会下意识地给出“判断”,而每天这种需要给出判断的信号数以万计,如果没有“直觉”和“第一反应”的存在,我们将寸步难行,也就是会显得很“木讷”,或者给人感觉上“反射弧很长”。

虽然“感觉”很重要,但实际上“感觉”给出的判断和结论,时常不靠谱。“旺旺旺”的狗叫声,可能不像我们感觉中判断的那样“是现实存在的狗发出的”,而是音响中的声音;感觉中给出的“情侣”判断,其实是他们是在拍戏。

又比如亲友或老师在鼓励时给我们说的话:“你如果相信自己,就能够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感觉上,我们很容易接受。其实,上面这句话跟下面的这句话等价:“除了信念以外,其他任何东西(比如才能或努力)都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经这样一改,我们就又能感觉到不妥。

即使我丰富和补充了第一句话的相关描述,并给予加黑处理。有些人“乍”一读时,还是会瞬间认可其正确性。

其实,“感觉”所得出的判断和结论,跟“赌博”一样,凭感觉就是在赌概率和运气。有些人崇尚“直觉”,因为自己的“第六感”多次实证过的,“直觉”很准,这其实跟赌博一直赢一样,可能仅仅只是运气好而已,也有可能是你意识外,大脑将你前期的思考和注意到的信息,自动进行了归整。

意思就是,你的大脑已经在有意或无意之间,对于某个现象或问题搜集了足够多的材料,当某个场景再次出现时,只是正好触发了这些材料的整合,于是你得出了一个自以为是“第六感”的判断,其实这只是大脑长时间工作后的结果。就像女生标榜自己“福尔摩斯”般的判断,其实这次“正确”的结论,是之前察觉到的各种蛛丝马迹的汇总和整合。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Kekule)在梦中看到一条首尾相咬的蛇的形象出现在他的面前——这为他提供了苯分子的结构线索,这种“无中生有”的洞见,实际上是思考的延迟结果。这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突破性的思想偏爱受过训练的、积极的头脑,为什么苹果砸到牛顿头上和砸我们头上,结果会不一样。

总之,“感觉”得出的结论,是需要经过检验才能信赖的,而思考就是检验感觉最合理和最可靠的方法。我们大多数情况下会依靠直觉,是因为验证“显得多余”、“没有必要”,一个真狗假狗,并不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实质影响;那对情侣是不是真的在闹矛盾,影响不了我们的生活。

但是生活中,有些这样不负责任的“仅凭感觉”者,却拿着感觉得到的结论指导着自己重要的生活决策。他们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首先信任他们凭感觉得出的结论,然后再去找根据去证明他们结论的正确性!

这些人在大多数时间里根本就不思考,他们感觉着,但并不思考,这些人在“认知”上主要依靠的就是“感觉”。其实我们都具备“思考”的生理基础,即大脑,但并不是说大脑就是我们进行思考的充分条件。

这些凭感觉者不会意识到自己有“结论先行”的错误,经常觉得自己的结论就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感觉”,下面把“思考”的具体过程列明,一对比就会发现这种“偏见”和“感觉”的问题所在,其实“仅凭感觉”、“不思考”就是造成我们生活不幸的根结所在。

关于“思考”。

我相信,有些人对于“思考”这个概念的了解都是模糊的。

不信你可以在此暂停阅读,问下自己,“什么是思考?” 如果我是一个外星人,你能否给我解释清楚“什么是思考?”,“怎么思考?”,怎么判断我现在的状态,是不是“在思考”。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太容易让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逃过我们的仔细审视,有时真的会对影响我们一生的“思考”(能力),这么重要的概念都存在模糊。模糊会造成的问题就是“我们对这些概念的普遍看法是错误的”。

我们仔细考察这些概念,就是为了赢得新的见解,概念越是清晰,我们才越是会去用,我们越是去努力尝试理解一个概念,才越能精通于“思考”。现在我把自己对于“思考”的思考,叙述如下:

思考始于感觉,思考过程包含的活动和依次顺序是“调查、分析和判断”

——感觉。文章开篇就讲“感觉”,我们看看现实中的感觉有:“他有病”,“他不爱我”,“我没数学头脑”,“我智商不行”,“泰山真雄伟”... ...。

以上都是“感觉”,如果你就此打住,它们就是你最终的“结论”但它们却绝不应该是结论,它们应该是“思考”的起始。为什么说“他有病?”,是怎么论证出这个结论的?;如何得出“他不爱我”这个结论的;“我没数学头脑”的证据是什么?对于这些证据,还有没有其它可能的解释?

——调查。调查就是旁征博引,尽可能地找出关于得出这个“感觉”的所有资料和证据。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因为你未出门时脑子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了。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

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

瞎说一顿之不能解决问题是大家明了的,那末,停止你的发言权有什么不公道呢?

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

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

————《反对本本主义》

伟大的毛主席,早就对调查的重要性做过详细的论述,调查就像“十月怀胎”,得出结论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搜集各种必要的材料。

——分析。分析,就是“解释”,就是“对比”,就是对“调查取得的资料和证据”的意义的考究,就是对哪种解释会比其他的解释更为合理的思考过程。

——判断(或结论)。就是调查、分析以后,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必须通过逻辑性的检验!

以上,就是“思考”的全部内容。

关于感觉和思考的对比。

感觉和思考的主要不同,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主观与客观,二是自发与主动。“感觉”具有主观性和自发性;“思考”具有客观性和主动性。

——感觉的主观性和思考的客观性

感觉具有主观性,是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过往经历都不同,在观察世界时都有其特定的视角和特有的方法,比如说下面这个“骰子”,

如果小A的人生经历观察到的面一直是“1”,而小B的人生经历观察到的面一直是“6”,那两个人的认知都是事实,感觉到的结论也都是部分正确的,两个人会争执,但小C经过“调查、分析、判断”思考过的人生,却是一个骰子,这就是最接近客观真相的解答,他们三个都“对”,只是小C的人生活得更为通透和正确而已,所以我说小C的“思考”使之具备了客观性。

比如同样是“竖中指”,在欧美是种“骂人”的手势,但在日本,却是在指代兄弟。所以,仅仅凭感觉,而忽视其存在的知识“主观性”和观察的“片面性”,得出的任何一个观点都可能是一种扭曲,即当日本人在欧美人前竖起中指的结果便可想而知。

——感觉的自发性和思考的主动性

现实中,因为“感觉”带有自发性,你通常一感觉就已经得出了自己的判断和结论,但是这样不经审视的生活下去,诸多真相和事实都会离你越来越远。思考不带有自发性,所以需要你主动“做功”,如果你能按照上述“调查、分析、判断”的过程熟练操作,那你定能超越感觉,实现清晰、正确和更为客观的幸福人生。

我之前一篇关于思考的文章中,讲到“思考”的主动发起手段就是“提问题”,就是坚持不断地主动追问自己十万个为什么,然后再自己给自己进行思考解答。本文就不再赘述。

关于思考的再思考。

现在新流行一个概念叫“元认知”,元认知就是指对“思考的再思考”。这就是对直觉得出的结论随时“喊停”的过程,就像一个旁观者,对思考的过程进行监视和检查,其本质是一种反省,但“元认知”不仅是事后反省,而是存在于“思考”的全过程之中。

“元认知”很重要,因为元认知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人能否觉察和屏蔽错误,弥补不足,实现自我超越,这是一种“思考”能力的进阶。

学习任何一项技能,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了解它的“工具”和“规律”,思考也不例外。我在本文中努力阐述的是思考的“概念”和“方法”,是“规律”。还有同等重要的,提升“思考效率”的很多“工具”,像模型工具(思维模型)有“5W2H”、“空雨伞”、“SCQA”等等;套路工具(思维方式)有“辩证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等非线性思维,或称结构性思维方式。

当然,“思考”大厦的砖瓦和主要内容,就是生活中一个个“概念”。也就是说,重新审视每一个概念,都能锻炼你的思考力。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苏格拉底

其实,“意识到”是技能学习入门的第一步,所有改变均开启于“意识到”,接下来就需要不断进行有意识地“刻意”纠偏和试错。“思考”就像学习开车,开始时往往会遗漏某步或操作不熟练,但是有意识地朝向正确的操作步骤努力,不断纠偏、不断尝试,结果就会塑造一种习惯,这就是你未来的“思考力”。

关于本文的思考。

如果你认真看完了以上内容,就会意识到,以上整篇内容,都只是我的“观点”或“结论”,而这些观点或结论,都需要“你”进行严格的审视和思考!

虽然本文中的所有论述都尽量遵循“结论+论点+论证”的逻辑结构,力争去确保观点的正确性。但实际上,对于“论点本身是否可靠”,“论点能否支持结论”,以及“论证结构是否合理”,都有可能超出我的思考察觉,而如果你没有进行审视和思考,就一味否定和一概接受,也就没有按照本文“思考”的操作流程来。

希望本篇文章能引发你去“思考”,既然自然给予人类“思考”这个最重要的工具,就肯定希望人能善加利用。

如果感觉文章真诚且有用的话,敬请打开微信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哲新ii ,获得更多往期内容。喜欢的话,也帮忙推荐给您的亲朋好友 ^——^。

作者丨哲新,微信公众号“哲新ii”(ID:zhexinii),努力用文字改变他人和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哲新丨这篇文章教会你到底“如何思考”)